2003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003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遇到的困难出乎意料,取得的成就也出乎意料。尽管相继遭受了伊拉克战争、非典疫情和持续高温干旱、电力能源供应紧张等的严重影响,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八个优势”,深入实施“八项举措”,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奋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乡社会呈现一派蓬勃发展景象。
一、综 合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92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2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4830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3648亿元,增长13.2%。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8.9∶51.1∶40.0变化为7.8∶52.5∶39.7。在全省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3730亿元,占40.5%,比上年下降4.7个百分点;非公有制增加值为5470亿元,占59.5%,比上年上升4.7个百分点,其中个私经济增加值4790亿元,占52.1%,比上年上升5个百分点。全省人均生产总值19730元,比上年增长13.2%。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平稳增长。全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165.2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6%。
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总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7.5%,粮食等播种面积下降,药材、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继续增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427.8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3.9%。粮食总产量为793.4万吨,下降15.8%;油料、棉花播种面积也呈下降趋势,分别比上年减少13.2%和5.9%,产量分别下降6.8%和6.1%。果用瓜种植面积97.5千公顷, 增长6.5%,产量282.1万吨,增长16.2%;药材播种面积26.2千公顷,增长16.0%;花卉苗木面积114.3千公顷,增长78.1%。粮经面积比例由上年的54∶46变化为50.4∶49.6。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2.1千公顷,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21.1千公顷;封山育林面积840千公顷。森林覆盖率59.4%。
畜牧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年肉产量为153.9万吨,比上年增长4.1%,其中猪肉和禽肉产量分别为117.2万吨和29.9万吨,增长1.9%和10.5%。牛奶产量为24.7万吨,增长11.6%。全年生猪出栏1792万头,增长4.2%;家禽出栏20761万只,增长11.1%。
渔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年水产品总产量为482.8万吨,比上年增长0.4%,其中海水养殖产量增长7.9%,淡水养殖产量增长8.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全面快速增长。全年工业增加值4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3194亿元,增长23.7%。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1637亿元,占51.3%;轻工业1557亿元,占48.7%。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增加值607亿元,增长19.2%。
工业经济内在动力增强。全年限额以上工业完成投资1515亿元,比上年增长64.3%。其中完成技术改造投资588亿元,增长31.1%。高技术产业发展较快,新产品生产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1079亿元,增长34.9%;国家级和省级新产品产值1314亿元,增长4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406亿元,增长34.6%。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5.9%提高到26.8%。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7%,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343.6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其中实现利润785.8亿元,增长30.4%。列入国家考核的7项经济效益指标综合指数为159.3,比上年提高7.1点。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年建筑业增加值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四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5.4亿元,增长40.4%;实现税金总额87.8亿元,增长30.3%。
全年全省有地质环境监测站9个,安排地质勘查项目19项,新查明矿产地5处。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全社会投资4947亿元,比上年增长38.1%,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166亿元,增长41.7%。
制造业投资增长迅猛。在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投资1533亿元,比上年增长62.5%,占48.0%;基础设施投资1354亿元,增长27.6%,占42.4%。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额分别为554.5亿元、302.3亿元和238亿元,分别增长53.8%、25.2%和19.1%。
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增强。全年非国有投资3198亿元,比上年增长45.8%,占全社会投资的64.7%。
投资项目增加较多,重点投资项目进展顺利。全年限额以上投资项目达16856个,比上年增加4747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0164个,增加2585个,增长68.3%。甬台温高速公路瑞安至苍南段、长兴电厂技改项目、杭州绕城高速公路等一大批重点项目顺利建成。
房地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72.4亿元,比上年增长34.2%。开发施工面积1072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053万平方米,分别增长30.1%和19.7%;销售面积2614万平方米,预售面积2378万平方米,分别增长23.8%和13.0%。高档商品房开发减少,经济适用房比重上升。全年别墅、高档公寓的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分别比上年下降4.5%和21.5%,占住宅建设比重下降2.1和3.8个百分点;经济适用房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分别增长49.3%和69.4%,比重上升了0.9和1.7个百分点。在商品房销售中,个人购买住宅比重为97.9%。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价格
消费品市场销售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7亿元,比上年增长10.9%,考虑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5%。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000亿元,增长11.5%,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157亿元,增长9.8%。批零贸易业零售额2696亿元,增长10.1%,餐饮业零售额358.9亿元,增长16.0%,其他行业零售额101.8亿元,增长14.4%。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中,汽车、通讯器材零售额分别为163.6亿元和8.1亿元,增长38.0%和59.2%。
商品交易市场稳步发展。全年全省共有商品交易市场4036个,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463个,超十亿元的市场93个, 超百亿元的市场9个。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5591亿元,比上年增长11.9%。
市场价格有所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9%,其中城市上涨0.5%,农村上涨2.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0.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5%。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2.7%。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达到61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6.4%,其中出口416.0亿美元,进口198.2亿美元,分别增长41.5%和58.0%。
外资外经工作取得良好成绩。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442家。合同利用外资120.5亿美元,外资实际到位54.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7.5%和72.4%。全年实施境外投资项目301 个,投资总额9658万美元,分别增长33.2%和51.8%。承包劳务合作合同额12.2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完成营业额12.5亿美元,增长18.6%。
七、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邮电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增加值68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9%。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91.2亿元,比上年增长35.2%。年末拥有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2199万门,比上年新增285万门,增长14.9%;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2477万户,新增421万户;长途光缆线路长度1.77万公里,增长25.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657万户,新增275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980万户,新增512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46.1部/百人提高到49.6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32.4部/百人提高到42.3部/百人。拥有互联网用户344万户,增长8.9%。
旅游业基本得到恢复。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84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1%;国内旅游收入695.3亿元,增长9.7%。境外入境人数180.8万人次,下降11.5%。其中外国人106.9万人次,下降12.0%;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73.9万人次,下降10.6%。国际旅游外汇收入8.7亿美元,下降6.0%。全年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767.6亿元,增长8.1%。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金融机构存贷款较大幅度增加。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41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9.6%。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31.3%。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41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1.3%,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39.5%。年末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688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89亿元。
证券市场继续发展。年末全省企业直接上市73家,上市股票74只。其中,A股64只,B股3只,H股7只。累计通过证券市场募集资金367.2亿元。全年新增上市公司10家,其中7家企业A股首发上市,募集资金21.8亿元,比上年增长92%;2家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3.2港币;还有1家A股上市企业迁入浙江。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260.3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1.8亿元,增长16.8%;人身险保费收入188.5亿元,增长26.6%。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60.0亿元,增长33.3%,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增长28.9%,人身险赔款支出增长41.0%。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全年地方财政科技拨款35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80亿元,增长20%。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72亿元,增长25%。技术市场成交活跃。全年专利申请受理数、授权数分别为21469项和14402项,分别比上年增长24.5%和36.9%;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授权数分别为2750项和398项,分别增长49.3%和1.1倍;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53亿元,增长36.4%;在全国技术市场中,技术流入成交合同金额60亿元,增长42.8%。
人力资本积累不断增加。年末拥有各类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有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285万人,比上年增长7.3%。每万人口中人才资源数从2002年的562人增加到600人;人才资源占从业人员比例从上年的9.3%提高到9.7%。
综合技术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年末拥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597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4个;产品体系认证机构4个;完成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企业有4116个。年末全省拥有海洋预报监测中心(站)15 个,气象雷达观测站点3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25个。
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省共有普通高校72所(含正在筹建的8所高职学校);普通高考录取率达到76.5%,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分别招生6863人和17.35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2.3%和13.4%。普通高校在校学生规模已达48.46万人。高职学校招生6.29万人,在校生15.30万人,分别增长18.5%和30.4%。
全省小学在校学生340.29万人,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98.49%、99.85%,均比上年有所提高。初中招生60.72万人;初中毕业升高中段的比例84.6%,比上年提高0.53个百分点。高中段教育共招生59.8万人,增长11.2%,其中普通高中招生30.27万人,增长12.7%,职业高中招生21.34万人,增长10.7%。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为50.3%,基本与普通高中招生保持1∶1的水平。
全省共有125万人次参加各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证书的自学考试,全年本专科毕业2.58万人,比上年增长6.2%。各类城乡文化技术学校培训职工、农民494.6万人。全省拥有幼儿园11560所,在园幼儿118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9个,群艺(文化)馆、文化站1674个,公共图书馆83个,博物馆70个。广播电台、电视台各有12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34%和98.14%,比上年提高1.09和0.83个百分点。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到772.08万户,比上年增长7.5%。全省各类影视制作企业共完成国产电视剧16部404集。全年共放映电影18.7万场,观众达496万人次,放映收入8832万元。图书出版社共出版图书5769种,比上年增加745种,总印数达3亿册;全省公开发行报纸(含学报)114种,总印量达23.3亿份;出版杂志224种,总印数达0.89亿册。年末全省共有综合档案馆110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9万个全宗,共计156.4万卷6.3万件。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11177个,其中医院480个、卫生院2506个;病床床位12.7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1.8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7.3万人,其中医生7.9万人,注册护士4.9万人。全省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34个,卫生技术人员0.4万人;妇幼保健院、所、站88个,卫生技术人员0.6万人。乡(镇)卫生院共有2347个,床位2.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5万人。为预防非典等突发性疫情,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应急处置工作得到强化,全年投入公共卫生建设基金1.2亿元,全省已建立艾滋病监测点31个。
体育事业再创佳绩。全年体育健儿在国际国内大赛中共获得9个世界冠军,5个亚洲冠军和67个全国冠军。为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对基层健身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全年投入资金5573万元,新增全民健身路径609条,活动总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全年发行体育彩票16.74亿元,比上年增长16.8%。
十一、环境保护
生态省建设全面启动,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全省有43个县(市)开展了生态示范区建设,其中国家级生态示范区35个。全省建有各级自然保护区(含自然保护小区)5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6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1.59%。建有省级以上森林公园73个。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全年新创建噪声达标区136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362平方公里。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已在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和台州六市实行。杭嘉湖三市城市垃圾日产日清率达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41.2%,比上年提高9.3个百分点。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99%。全年新增绿地1800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7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8%。
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趋势进一步得到控制,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据监测,全省地表水主要水系中有62%(含河网为54.4%)的断面达到国家一至三类水质标准;11个设区市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杭甬温3个城市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天数分别占到全年的81.5%、92.9%和98.9%。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抽样调查,年末全省常住人口4679.6万人,比上年增长0.7%。其中,男性人口2367.4万人,女性人口2312.2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0.6%和49.4%。全年出生人口45.0万人,出生率为9.66‰;死亡人口29.7万人,死亡率为6.38‰;全年净增人口15.3万人,自然增长率为3.28‰。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继续提高。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31元,比上年增长9.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80元,增长12.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9%。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有2.7%的农村居民家庭新建或购买了住房,人均居住消费支出775元,比上年增长34.4%,人均居住面积50.73平方米;城镇家庭人均购建房支出达到1516元,增长40.2%,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1.6平方米。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6%和38.2%,分别比上年下降1.3和2.6个百分点。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达3辆。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省从业人员292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1.5万人,增长2.2%。一、二、三产从业人员分别为817.6万人、1080.4万人和1022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下降7.65%,第二、三产业分别增长1.0%和13.2%;城镇在岗职工355.3万人,增长4.75%,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349.2万人,增长24.3%。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省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396.8万人,比上年增长1.8%,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7.4万人。有657万职工和144.2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分别增长15.6%和8.7%;有476万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增长12.4%;年末工伤、生育保险参保职工分别达287.7万人和215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基本养老金比例达到100%;全省低保对象已从上年的40.6万人增加到55.3万人,其中城镇8.1万人,农村47.2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投入敬老院建设资金5亿元,完成新建、改扩建敬老院354所,全省城镇“三无”对象、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68.8%和49.5%。全省有国办、社会办福利机构355家,实际收养人数达3.3万人。全年通过销售社会福利彩票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27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1.85亿元。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改进和规范地区GDP核算的通知》精神,今后地区GDP的中文名称改为“地区生产总值”;特定地区的GDP用行政区的名字作定语,如“XX省生产总值”,简称为“XX省GDP”。各地GDP 称为“各地生产总值”。
(3)全省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按年平均常住人口口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