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001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积极应对世界经济衰退的不利影响,继续贯彻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努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十五”计划开局良好。

一、综    合

  2001年,全省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工业生产适度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外贸出口较快增长,财政金融形势良好,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2001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7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0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3440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2570亿元,增长11.9%。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1.0∶52.7∶36.3变为10.3:51.3:38.4。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4550元(按常住人口计算,若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4850元),增长8.8%。

二、农    业

  2001年是浙江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第一年,全省农业经济在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中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林牧渔业生产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工业增势强劲,农村经济综合实力得到提高。
  粮食作物生产大幅调减,蔬菜、药材、花卉等经济作物发展迅速,粮经比例渐趋合理。2001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875.6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6.0%,粮食总产量1055.8万吨,比上年下降11.8%。经济作物面积为1370.3千公顷,比上年增长3.7%。蔬菜、甘蔗、药材播种面积分别为628.0千公顷、17.4千公顷、19.7千公顷,分别增长10.4%、6.4%、19.9%。花卉种植面积33.9千公顷,增长99.1%。粮经面积比例由去年的65:35调整到59:41。
林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1.5千公顷,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52.7千公顷;封山育林面积1269.4千公顷,其中本年新封面积785.1千公顷。
  畜牧业生产形势较好。传统主要畜禽产品产量增加,市场供应充裕。全年生猪出栏1669.3万头,比上年增长7.5%;肉类总产量136.1万吨,增长10%。
  渔业生产稳步发展。2001年全省水产品产量472.9万吨,比上年增长0.7%,实现渔业总产值308.8亿元,增长3.7%(主要农产品产量详见附表)。
  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增强。2001年,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400.3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1006.3千公顷。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017.2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4%;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90.3万吨,比上年增长0.7%;农村用电量285.3亿千瓦小时,增长11.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适度增长。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3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全部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781亿元,增长12.5%,轻工业完成增加值962亿元,增长11.7%;重工业完成增加值819亿元,增长13.7%。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传统产业调整和改造不断加快。2001年,全省规模以上纺织、服装、皮革、机械工业增加值为92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1.6%,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发展,新产品生产快速增长。全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6%,比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高2.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7.3%。新产品产值573亿元,增长32.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详见附表)。
  产销衔接水平稳步提高,经济效益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7.1%,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七项经济效益考核指数达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高点,为142.6,比上年提高4.2点。全年实现利税815.7亿元,增长19.0%,其中利润451.8亿元,增长26.7%。
  建筑业持续发展。2001年,全省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全省四级及以上建筑施工企业施工单位工程中实行投标承包的工程个数为33188个,投标承包面达52.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完成房屋竣工面积922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1%。
  地质勘查工作取得新成效。2001年,全省地质环境监测站6个,安排地质勘查项目23项,地质系统完成机械岩心钻探工作量11573米,新发现矿产地2处。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2001年,全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69亿元,比上年增长22.1%,超过11%的调控预期目标。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完成投资1879亿元,增长30.1%;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890亿元,增长8.1%。
  在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979亿元,比上年增长23.7%;更新改造投资319亿元,增长32.6%;房地产开发投资536亿元,增长50.4%。全年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施工项目8316个,比上年减少105个;新开工项目5239个,增加455个;年末在建的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项目计划总投资4366亿元,比上年增长20.0%。
  投资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第三产业投资迅猛发展。在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投资50亿元、413亿元、835亿元,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7.7%,二、三产业分别增长17.3%、33.4%,占基建和更改投资的比重分别为3.9%、31.8%和64.3%。
  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进一步增强。在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中,基础设施项目投资819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占基建和更改投资的63.1%。其中水利业投资46亿元,比上年下降8.9%;电力工业投资190亿元,下降8.9%;交通运输业投资211亿元,增长1.6%;邮电通信业投资155亿元,增长29.1%;城市建设投资217亿元,增长87.7%。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良好。全年国家和省重点建设在建项目324项,完成投资3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建设投产项目78个,主要有:杭州农网项目、浙江移动GSM七期工程、金丽温高速公路三期、联通宁波公司五期工程、杭瓶南输变电工程等。
  全省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建成投产项目4579个,其中,基本建设项目2413个,更新改造项目1915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52.4%;新增固定资产1229亿元,新增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65.4%,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迅速。2001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达536.3亿元,比上年增长50.4%。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4.7%。房地产施工面积6242万平方米,增长43.7%;竣工面积2004万方米,增长32.8%;销售面积1736万平方米,增长32.2%。其中商品住宅销售1490万平方米,增长30.4%。个人购房比例迅速提高,在商品房销售中,个人购房比重达94.9%。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价格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5.5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1434.8亿元,增长14.3%;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1120.6亿元,增长7.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792.5亿元,增长12.0%;餐饮业零售额250.2亿元,增长16.9%;制造业零售额165.5亿元,增长9.7%;其他行业零售额347.3亿元,增长4.2%。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个私经济零售额为1627.亿元,占63.7%。
  市场建设快速发展。2001年末,全省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278个,实现成交额465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465个,超10亿元的市场78个,超百亿元的市场6个。
  市场价格总水平基本保持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2%,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持平。分类别看,食品类下降1.3%,烟酒及用品下降0.6%,衣着类下降1.6%,家庭设备维修服务用品类下降3.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0.4%,交通和通讯类下降4.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升7.2%,居住类下降0.2%。
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下降1.9%。其中,城市下降2.6%,农村下降1.0%。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1.7%。其中,重工业产品价格下降1.4%;轻工业产品价格下降2.0%。
工业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0.4%。

六、对外经济

  进出口贸易总额较快增长。据海关统计,2001年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32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出口总额229.8亿美元,增长18.2%;进口总额98.2亿美元,增长17.1%。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势强劲,全年出口达9.5亿美元,增长46.0%;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由上年的89.9%上升到91.6%;机电产品、纺织品及服装等传统产品的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全年这三大类产口出口159.8亿美元,增长20.3%。出口市场多元化趋势明显。对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快速增长,增幅均达到30.3%;对欧盟、日本等主要出口市场平稳增长,全年对欧盟、日本出口分别为46.2亿美元、37.7亿美元,分别增长15.1%和13.6%;对美国出口波动不明显,全年出口美国44.0亿美元,增长21.4%;对香港出口呈下降趋势,全年出口11.8亿美元,下降1.2%。目前我省主要贸易伙伴列前五位的依次为欧盟、日本、美国、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利用外资成倍增长。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协议金额7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倍,其中批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310个,合同外资50.2亿美元,分别增长40.7%和99.9%;实际利用外资4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1.6%,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22.1亿美元,增长37.1%。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成效明显。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新签合同金额5.5亿美元,增长14.8%;完成营业额6.7亿美元,增长55.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邮电业继续发展。全年完成交通邮电业增加值495.6亿元,比上年增长11.0%。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为1341.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1.9%。其中,铁路205.1亿吨公里,增长9.6%;公路282.5亿吨公里,增长0.9%;水运854.3亿吨公里,增长16.6%。全年旅客周转量为650.5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7.2%。其中,铁路162.3亿人公里,增长9.4%;公路479.2亿人公里,增长6.6%;水运9.0亿人公里,增长1.2%。全年民航旅客吞吐量628.5万人,增长8.6%;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2.1亿吨,比上年增长8.7%。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32.6亿元。净增本地固定电话用户237万户,其中净增市话用户128万户,农话用户109万户,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1122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1032.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52.9%。包括移动电话的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41.6部/百人提高到46.9部/百人。年末全省无线寻呼用户比上年末下降31.9%;数据通信基础业务用户3.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2.1%;互联网用户219万户,其中注册用户86.0万户,比上年末增长89.3%。
  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68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5%;实现旅游收入529亿元,增长23.0%。接待国际旅游人数146.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5%;旅游外汇收入7.0亿美元,增长35.9%。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状况良好。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823.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27.4亿元,其中银行存款余额增加1341.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482.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75.8亿元,其中银行贷款余额增加980.6亿元。在新增银行存款余额中,企业存款余额增加575.6亿元;在新增银行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余额增加457.3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增加441.9亿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62.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67.7亿元。
  证券市场进一步发展。2001年,全省有4家公司实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其中国内主板上市2家,境外上市2家,共募集资金逾12亿元,有6家公司通过增发股票和配股募集资金23.1亿元,有6家企业通过国内外证券市场购并重组实现间接上市。截止2001年末,全省上市公司57家,58只股票在境内外上市,累计募集资金311.9亿元,其中通过首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209.2亿元,通过增发股票和配股募集资金102.7亿元。6家企业通过B股和H股等外资股市场共募集资金12.4亿美元,约占全省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总量的三分之一。
  保险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保费总收入154.9亿元,比上年增长43.2%。在保费收入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1.7亿元,增长19.1%;人身险保费收入103.2亿元,增长59.4%。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科技综合实力继续增强。2001年,全省拥有县及县以上国有独立研究开发机构229个,高等院校办科研机构416个,工业企业和其它单位办科研机构近2000个,其中省级以上技术中心和高新技术研发中心172个。各类科研机构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近5.5万人。年末全省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6.7万人,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28.2万人。目前,浙江科技综合实力在全国各省市中居第七位。
  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2001年,农业企事业单位、工业企业、一二级资质建筑企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民营科技企业、计算机应用服务单位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达125亿元,比上年增长2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上年的1.7%提高到1.9%。各级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全省地方财政拨款总额17.2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全年科技机构、高等院校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等单位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内部支出为55.0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用于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25.0亿元,增长20.9%。
  科技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成果。全年经省科技厅受理的科技成果登记数748项,评出省科技进步奖299项。主要科技成果有: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塔里木盆地显生宙岩石地磁研究、优质、高产、多抗早籼品种嘉育948的选育与推广、水稻磷高效基因定位及机理。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0828件,比上年增长4.2%;授权专利8317项,增长6.1%。
  技术市场活跃。全年经认定登记技术合同33728项,合同金额31.7亿元,比上年增长14.6%。
  测绘、质量检测、标准化建设和气象服务进一步加强。全年测绘部门完成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测图总数4万幅;年末有产品质量检测机构159个;已建省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0类132项;2001年,省气象部门主办、涉农部门协办开通了《浙江农村经济信息网》,信息总量57万条;接通气象信息服务终端309个。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1年普通高校招收研究生5577人,比上年增长35%,毕业学生1882人;招收本、专科生12.0万人,比上年增长28.5%,毕业学生3.7万人;在校研究生13237人,本、专科生29.3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3.8%和38.0%。2001年高考录取率达到68.3%,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学生18.1万人,在校学生46.7万人,毕业学生13.5万人。
  小学在校学生346.3万人,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达99.91%。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63.0万人,初中入学率为97.67%,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为79.9%。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收学生9.8万人,在校学生22.4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1.3%和30.8%;成人中等专业学历教育招收学生2.3万人,在校学生6.4万人;全年扫除青壮年文盲2.5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2001年末,全省共有文化艺术表演团体78个,艺术表演场所95个, 公共图书馆83个,博物馆65个,档案馆95个,群众艺术馆12个,文化馆84个,文化站1571个。
  电影事业稳步发展。2001年末,全省有电影放映单位1868个,共放映影片17.1万场,观众达1330.8万人次,放映收入6797万元,发行收入3523万元,在全国均居领先地位。
  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进展。2001年末,全省有省市级广播电台12座,省、市、县广播节目共96套,平均每日播音时间达1397小时;省市级电视台12座,省、市、县电视节目共107套,平均每周播出时间9038小时;省广电中心与市县全部实现了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全省乡镇和行政村有线电视联网率分别达到93%和65%,有线电视用户621万户。全省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和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6.7%和94.9%。
  新闻出版事业欣欣向荣。全省13家图书出版社共出版图书4470种,总印数2.6亿册;公开发行报纸83种,年发行量近20亿份;出版杂志206种,年发行量0.87亿册。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2001年末,全省医疗卫生机构达7755个,卫生技术人员16.3万人,其中医生(师)7.7万人,护士(师)4.3万人;医疗床位11.54万张。全省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55个,卫生技术人员7153人。妇幼保健机构90个,床位3263张,卫生技术人员6904人。年末全省有农村乡镇卫生院2575个,床位2.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47221人。农村卫生状况继续改善,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3.7%,卫生厕所覆盖率达65.8%。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1年我省体育健儿在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上夺得12.5枚金牌,12.5枚银牌,17.5枚铜牌,金牌数列全国第8位,总分列全国第9位。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浙江健儿共夺得世界冠军8个,亚洲冠军9个,全国冠军53.5个。全民健身活动充满活力。全省参加体育健身的人口数达到人口总数的33.9%。全省有98个单位和64人分别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01年末全省环境保护机构317个,环保系统各类工作人员4199人;各级环境监测站87个,环境监测人员1801人。
  生态示范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新进展。目前全省有33个县(市)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其中3个已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余个村(镇)开展生态村镇建设。全省已建成自然保护区29个,总面积13.5万公顷;省级以上森林公园67个。
  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控制。2001年,全省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1114个,总投资5.8亿元。2万多家工业企业建成了污染治理设施,12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规定指标内。16个省控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2级标准,11市级城市20个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在全省城市中已建成125个烟尘控制区和130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分别达1410平方公里和760.5平方公里。全省八大水系主体水域、主要湖泊水质基本保持稳定,有50.1%的河段水质达到或优于地面水环境质量三类标准。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1年,全省年末常住人口为4613.4万人,比上年增长0.4%。其中,男性人口2366.2万人,女性人口2247.2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3%和48.7%。全年出生人口46.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02‰;死亡人口28.8万人,死亡率为6.2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7‰。
  劳动就业工作得到加强。2001年末,全省从业人员2740万人,比上年增长0.5%,其中,第一产业下降1.9%,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别增长1.0%和3.0%;城镇职工382万人,下降4.1%,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230万人,增长10.3%。年末全省有各级职业介绍机构1762个,安置城镇失业人员40.2万人。全年通过多种渠道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2万人。据劳动部门统计,年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
  社会保险事业迅速发展。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全省参保职工485.3万人,比上年末增长8.5%;离退休人员125.1万人,比上年末增长9.4%。参加失业保险职工391.1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2.6万人,收缴失业基金11.2亿元。各地劳动部门为33万失业人员提供了失业救济,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368.2万人。工伤、生育保险年末参保职工分别达219.7万人和187.6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根据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0465元和4582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13.3%和6.9%。全年职工工资总额为560亿元,比上年增长11.8%;职工平均工资14650元,增长18%,考虑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2%。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5.2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47.8平方米,增加1.4平方米。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省共有国有收养性单位179个,床位1.1万张,比上年末增长19.0%;收养0.8万人,增长15.9%。社会办收养性单位1963个,床位5.0万张,比上年末增长9.0%;收养3.5万人,增长8.9%。全省城镇有社区服务设施2.1万处,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15个,增长24.3%。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推进。年末全省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6.6万人,其中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分别为3.4万人和23.2万人,年投入保障资金1.4亿元。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年平均常住人口口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