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青海省统计局 日期:2006-11-09 09:45:00     

    2002年,我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改革开放、建设小康的方针政策,坚持与时俱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奋力拼搏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圆满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成就,城乡各地的面貌发生了新变化。

    一、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
        国民经济持续在高平台上增长。2002年全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41.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4%,超过了年初预定的GDP增长10 %的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424元,比上年增长 11.2%,总体上接近小康水平。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全省具有资源优势的产业不断壮大,特色经济的份额继续增加;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所有制结构进一步向多样化转变。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的构成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8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2.58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3.5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 %、16.4 %、10.8 %。一、二、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分别由1997年的20.1%、39.0%、40.9%和2001年的14.2 %、43.9%、41.9%转变为13.2 %、44.7%、42.1%;对经济增长率的拉动力,第一产业减弱,第二、三产业增大,标志着全省工业化进程加快,现代化水平提高。地区经济结构向突出各自特色优化升级,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继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占GDP的比重已超过20%,个体私营和外商投资经济发展活力旺盛。

    二、农牧业
        2002年,全省紧紧围绕农牧业增产增效和农牧民增收的目标,继续扩大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面,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订单和设施农牧业,积极落实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农牧业潜在优势不断显现,成为近年来整体生产水平提高快、农牧民受益好的年景。
        种植业结构调整见成效。农作物种植向适应市场需求和体现高原特色调整优化,效益好的品种,面积扩大、产量增加。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8.47万公顷,比上年减少8.8%(退耕还林还草),总产量91.30 万吨,减产7.0 %,亩产量由上年的209.6公斤提高到213.8公斤,增产2.0%;其中薯类种植面积6.0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38万公顷,增长6.6%,总产量24.4万吨,增产2.1%。油料种植面积15.29万公顷,比上年减少9.1%,总产量23.4万吨,增产1.7 %,亩产量由上年的91.1公斤提高到102.0公斤,增产12.0%。蔬菜种植面积2.0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4.61 %,总产量67.63万吨,增产6.14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其它作物种植面积之比由1997年的69.5 :26.5 :4.0转变为2002年的58.4 :35.5 :6.1,整体经济效益回升。
        畜牧业发展态势转好。全省坚持"四配套"建设与"西繁东育"联动,继续依靠科学技术,优化畜群、畜种结构,畜牧业生产和效益都向好提升。全年草食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和商品率分别为29.73 %、28.32%和23.06 %,各比上年增加0.79、0.38和0.68个百分点;年末草食牲畜存栏总数达2195.03万头(只),能繁殖母畜比例由上年的46.01 %提高到47.03%。肉类总产量为22.79万吨,比上年增长3.26 %。其中牛肉产量7.03万吨,比上年增长0.46%;羊肉产量8万吨,比上年增长4.89%。羊毛产量1.67万吨、牛奶产量22.0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05%和1.77%。以龙头带基地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公司加农户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势头良好。
        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完成造林种草面积17.57万公顷,其中:造林面积13.34万公顷。退耕还林还草面积12.27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4.72万公顷,退耕还草1.29万公顷。荒山种草3.32万公顷,荒山造林2.94万公顷。扩大林草植被覆盖面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再造秀美山川的举措顺利实施。  
        封湖育鱼工作力度加大。全年水产品产量0.18万吨,比上年下降10%。
        农田水利建设向好运作。2002年末,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水浇地面积)19.35万公顷。年内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扩大,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得以缓解,水利设施配套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农村牧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二、工业和建筑业
        2002年,全省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实行债转股、鼓励兼并、规范破产、调整布局的工作有序运作,脱困成果得到巩固,工业企业整体竞争力有所增强,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的贡献突出。
        工业经济保持高幅增长。全省完成工业增加值达100.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0.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73.40亿元,增长17.6%。规模以上的股份制企业增加值51.35亿元,增长79.4%,集体企业增加值1.27亿元、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1.26亿元,与上年比分别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轻重工业看,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6.21亿元、重工业增加值73.8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3%和14.3%,轻工业增速高于重工业。历经多年培育壮大起来的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6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电力工业增加值17.86亿元、石油天燃气工业增加值20.48亿元、盐湖化工增加值5.98亿元、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16.7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9%、12.2%、22.1%、11.4%;四大优势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8.94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冶金工业增加值23.64亿元、医药工业增加值1.96亿元、建材工业增加值2.70亿元、农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0.6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8%、21.0%、26.9%、15.1%;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加大。
        整体经济效益明显好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90.07,比上年提高7.81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利润6.07亿元,比上年增长35.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5.21亿元,比上年增长41.3%。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6.54亿元,比上年增长61.6%。
        主要工业产品普遍增产。全年原煤产量达249.77万吨,比上年增产24.2%;天燃气11.51亿立方米,增产96.1 %;原油214.02万吨,增产3.9%;发电量139.49亿千瓦小时,增产0.2%;钢41.77万吨,减产5.7%;十种有色金属37万吨,增产16.1%,其中铝34.69万吨,增产17.5%;水泥264万吨,增产55.7%,硫酸3.60万吨,增产2.9 %;纯碱5.26万吨,增产38.2%;钾肥77.29万吨,增产7.1%;原盐62.21万吨,减产20.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9.46%,比上年提升3.7个百分点。特色工业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呈现生机,落后生产能力逐渐被淘汰。
        建筑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年建筑业创造增加值52.58 亿元,比上年增长18.3%。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施工单位工程个数为3273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个数2181个,占66.6%,比上年上升3.7个百分点;施工房屋面积407.1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0%,竣工房屋面积220.2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0.0%。
        地质勘察功能日臻完善。矿产储量勘探、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预报等服务于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的工作,都创造了新业绩,做出了新贡献。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2年,全省上下坚持改善投资环境和用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广开渠道筹集资金,抓紧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建设,进一步为走在西部大开发的前列增后劲、打基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势持续攀升,强力拉动了经济增长,办成了一些惠及各族人民的大事。
        投资总量保持快速增长。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245.02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分经济类型来看,国有经济及其他经济投资212.57 亿元,增长19.3%;城乡集体经济投资6.47亿元,增长20.0 %;城乡居民个人投资25.98亿元,增长25.1%。国有经济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按计划管理渠道划分中:基本建设投资164.58亿元,增长21.6%;更新改造投资25.20元,增长21.2%;房地产开发投资16.89亿元,增长10.9%;其他投资5.89亿元,下降13.8% 。国有经济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按行业划分中:第一产业完成12.53亿元,比上年增长93.0 %;第二产业完成83.97亿元,增长23.4 %,其中工业完成76.92亿元,增长19.1 %;第三产业完成116.07亿元,增长12.0%,其中运输邮电通信业完成52.06亿元,下降2.5%。
        各项投资成效显著。全省在投资结构的调整中,兴建了一批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加快了国家生态工程示范县、生态示范区和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增强了实现富民强省目标的后劲,进一步改变了城乡迈向小康社会的面貌。全年基本建设新上项目1201个、竣工项目 919个,分别比上年增长12.3 %和8.6%,新增了物质技术生产能力。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2002年,全省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城乡居民增收为契机,促进了扩大内需的方针深入落实,消费品市场趋向活跃,居民消费价格呈现回升态势。
        社会消费品平稳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其中,国有经济24.17亿元,增长4.8 %;集体经济8.22亿元,增长14.3%;个体经济47.74亿元,增长15.0%;私营经济9.90亿元,增长15.1%;其它经济10.97亿元,增长9.9 %。分城乡看,城市的消费品零售额63.69亿元,增长12.8 %;农村(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7.31亿元,增长10.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70.95亿元,增长12.6%;餐饮业14.74亿元,增长15.6 %;其它行业2.51亿元,增长11.5%。
        居民消费价格略有上涨。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2.3%,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升2.1%,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升2.9%。分项目看:食品价格下降0.5%,其中粮食下降3.1%、肉禽及其制品下降0.4%、蛋下降0.3 %、水产品上升2.6%、鲜菜上升0.9 %、在外用餐下降0.6%;烟酒及用品价格上升1.6%;衣着类价格上升0.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1.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升5.3%;交通和通讯价格上升1.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升10.2%;居住价格上涨1.3%。
        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与上年相比下降2.4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上升2.75%;房产销售价格上升2.2%;土地交易价格上涨2.7%;房产租赁价格上升7.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升3.2%。

    六、对外经济贸易
        2002年,全省对外经济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与合作继续扩大。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总额1.9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其中,进口额0.46亿美元,下降18.19 %;出口额1.51亿美元,增长1.3 %,国有企业出口1.32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出口0.03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87.6%和2.1%。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1.05亿美元。全年一般贸易出口1.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2 %;加工贸易出口0.37 亿美元,下降23.8%。在主要出口市场中:香港0.19亿美元,增长75.5%;日本0.30亿美元,下降3.5%;韩国0.38亿美元,增长29.9%;美国0.16亿美元,增长64.0%。
        2002年,我省成功地举办了东部民营企业参与西部结构调整投资贸易洽谈会、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郁金香节等活动,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加大。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32个;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2.4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1.48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6%。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2002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有了较大发展,增强了服务于现代化建设、造福于民的功能;旅游业基础硬化、品位提升,成为资源开发中的一个亮点。全年运输和邮电业创造增加值27.70亿元,比上年增长18.7%。
        货物周转量增加。交通运输业共完成货物周转量11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5%。其中,铁路69.44亿吨公里,增长16.0%;公路39.75亿吨公里,增长3.4 %;民航188.9万吨公里,增长6.3%;管道8.81亿吨公里,增长4.5%。全年完成货运量0.56亿吨,比上年增长3.7%。其中,铁路0.10亿吨,增长4.5 %;公路0.44亿吨,增长3.4%;民航0.12万吨,增长20.0%。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37.28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4%。其中,铁路15.04亿人公里,增长21.6%;公路20.1亿人公里,增长2.4%;民航2.17亿人公里,增长19.3 %。全年客运量4007万人,比上年增长4.5%。其中,铁路436.1万人,增长11.2%;公路3556万人,增长3.7%;民航14.8万人,增长20.8%。2002年底,全省拥有公路里程2400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35 公里。
        邮电业务扩展。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邮电业务总量达16.41 亿元,比上年增长28.2 %。其中,电信业务总量5.44亿元,增长8.8%;邮政业务总量1.46亿元,增长2.8%。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55.6万户,其中,城市用户48.2万户,乡村用户7.4万户;住宅电话用户4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5.6万户,其中本地移动电话新增用户3.35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不断提高。互联网用户发展较快,各种新兴电讯业务面拓宽。
        旅游业发展充满生机。全年全省国内旅游收入14.37亿元,比上年增长13.0%。接待国内游客418万人次、境外入境人数4.35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13.0%和9.6%。国际旅游外汇收入998.73万美元,增长11.0 %。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2002年,在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推进现代化建设、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方面,全省财政、金融和保险事业强化了职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财政收支增幅提升。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14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1.10亿元,增长6.4 % 。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18.50亿元,增长17.0 %;其中,公共支出56.56亿元,增长13.0%;经济建设支出44.35亿元,增长22.8 %;社会保障支出12.20亿元,增长18.4%。
        金融运行态势稳健。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67.21亿元,比年初增加77.11亿元。其中,企业存款167.23 亿元,增加26.40 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23.00 亿元,增加34.48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80.01亿元,比年初增加56.2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85.68亿元,增加14.22亿元;中长期贷款247.90 亿元,增加34.61亿元。消费贷款发放规模扩大,余额不断增加。
        保险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借助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等有利条件和潜力,保险事业进一步向多险种、多群体、优价位发展。全年全省获得保费收入6.59 亿元,比上年增长20.6 %,其中财产险收入2.59亿元、寿险收入3.99亿元,分别增长12.4 %和26.7 %。赔给付额共计2.06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财产险赔付1.26亿元,增长14.62 %。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02年,全省上下推动科技进步、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力度加大,科技活动取得了新成果,办学结构优化。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全省有研究生培训单位5个,招生数127人,在学研究生263人;普通高校8所,招生数0.71万人,在校生2.22万人;成人高校2所,招生数0.81万人,在校生1.81 万人;中等专业学校15所,招生数0.29万人,在校生1.14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8个,招生数0.23万人,在校生0.86万人;普通高中143所,招生数2.18万人,在校生6.27万人;初中学校 349所,招生数7.42万人, 在校生20.05万人。普通小学3120所,招生数10.26万人,在校生50.66万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数349人,在校生0.25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6.94万人。成人技术学校培训学员24万人次。义务教育工作加强,学校布局优化;捐资助学蔚然成风,济困受益学生增加。
        科学研究显现新的活力。年末全省从事研究与发展(R&D)活动人员2189人,比上年增长9.2%,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832人,占83.7%。全年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1.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0.06亿元,增长12.5%。19个转企的省属科研机构技工贸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19亿元,比上年增长30.4%。全年全省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49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4项,应用技术成果34项,软科学成果7项。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持续提高。
        全年全省专利申请151件;授权专利85件。法定计量技术机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天气预报服务网发射站、卫星云图接收站点、地质环境监测站和地震遥测台网等服务职能,都向扩面提质转变。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更加繁荣。2002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文化馆42个,公共图书馆38个,博物馆11个,档案馆55个;广播电台4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8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84.44%;电视台7 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88.86%,有线电视用户30.52万户。全年报纸出版量8万份,杂志出版量0.12万册,图书出版量0.7万册(张)。城乡居民获取的精神食粮更加丰富。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02年末,全省拥有卫生机构72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564个,床位数1.60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85万人,其中医生0.86万人,护师、护士0.61万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共58个,卫生技术人员0.22万人。妇幼保健机构39个,卫生技术人员0.07万人。乡镇卫生院408个,床位数0.20万张,卫生技术人员0.31万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比重为99.0%;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人数为0.58万人。实施区域卫生规划、调整卫生资源结构布局的工作初见成效,便利于民的医疗保健物质技术条件得到了改善。
        体育事业活力增强。全年全省优秀运动队中共有213人次参加了国内外比赛,2人次获第一名,12人次获第三名,30人次获第四名和第八名,8人达一级运动员标准。体育外向交流继续扩大,年内接待来青登山、探险、考察等团队41个、396人次,成功地举办了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城乡各地群众性体育竞赛和全民健身运动,更加活跃、广泛,赛事增至560余次,参加人数110万人次,成为小康建设进程中充实人民精神生活的一个亮点。

    十一、环境保护
        2002年,全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全面向前推进,重点工程投入增加,覆盖地域扩大,城乡环保质量有所提高,各地山川渐被美化。到年底,拥有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1 个;自然保护区8 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为2061.83万公顷。烟尘控制区、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控制人口增长计划得到落实。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2年末,全省总人口528.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9.2万人,城镇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37.7%;乡村人口329.4万人,乡村人口比重为62.3%。城乡男性人口271.1万人,女性人口257.5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3%和48.7%。65岁及以上人口28.86万人,占总人口的5.46%。全年出生人口9.49万人,出生率为18.05‰;死亡人口3.34万人,死亡率为6.3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7‰,全年净增人口5.5万人,控制在计划以内。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200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 %,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下岗职工再就业人数1.6万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2年,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14053元 比上年增长10.8%;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416元,增长11.7%。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03.9元,比上年增长1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710.8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现金纯收入1228元,增长18.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045.0元、农牧民人均消费支出1411.7 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4 %和4.9%。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8.9%、分别比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和3.47个百分点。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整体生活水平向小康迈进。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全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均按时足额发放,困难群体的生活得到救助。据劳动保障部门统计,2002年,全省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32.2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2万人,比上年增长12.24%。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39.2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数15.0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51.11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5.7%、1.1%和13.6%;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据民政部门统计,全省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17.6万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增加,社区服务中心扩面工作强化。社会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坚持以人为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收到了明显成效。
        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仍不高,低收入群体和贫困人口比重较大;经济结构调整深度不够,特色经济优势欠突出;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缓解任务艰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欠账多,现有财力难以弥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尚有多种困难,需要上下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注: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或快报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