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2月26日
2001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坚持“高效益、广就业、可持续”的方针,继续实施“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县域突破”战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扩大社会需求,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十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综 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总量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32.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9.6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880.84亿元,增长1O.8%;第三产业增加值742.04亿元,增长1O.3%。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640元,比上年增长9.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由2000年的22:44:34发展为2001年的20.2:43.3:36.5。
市场价格在低位平稳运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3。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101.3;衣着类价格指数98.2;家庭设备及用品类价格指数99.4;交通和通讯类价格指数98.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101.4;居住类价格指数105.3;服务项目类价格指数105.1。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01.8;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OO.3。
以国企改革为中心环节的各项改革继续深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向前推进,全省237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中,70%以上完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公司制改造,其中有34户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上市;实施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放活工程”计划,有94.2%的国有中小企业。已经放开;加大了实施兼并破产力度,全年争取国有兼并破产项目8项,核呆总额近15亿元;加快了国有资产重组步伐,盘活了一批存量资产,到年底省政府共批复组建15家国有资本运营机构,将有400亿资产纳入运营,被投资企业达250户 。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和部署,继续深化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善了价格机制。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制度等改革进一步深化。
劳动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再就业工作取得进展6年末全省全社会从业人员116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38万人。全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人数27.35万人。全年通过各种途径使从再就业服务中心转出的14.64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0.16万人,登记失业率为3.2%,比上年下降了O.5个百分点。
稳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财政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二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对经济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全年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18.3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地方级财政收人完成121.1亿元,增长16.6%。全年一般预算财政支出326.4亿元,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4.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还不够稳固,社会需求内生性增长能力依然较弱;外贸出口困难加大;部分国有工业内在活力和创新能力还显不足,资金供需矛盾仍较大;农民收人仍呈恢复性增长,城乡部分居民生活还有很多困难;社会保障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
农 业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种植业结构得到优化,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35万亩,与上年持平。其中,玉米2891.O万亩,增长5.8%;小麦80.3万亩,下降30.7%;水稻698.1万亩,下降3.9%。优质专用玉米、小麦、水稻、大豆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41%。“订单”面积达到2637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3.2%,增长了1.1倍。粮食生产在遭受严重干旱的情况下,仍夺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953.4万吨,增长19.3%。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61.5亿元,比上年增长8.4%。
畜牧业发展较快,成为全省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全年实现牧业产值286.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3.3%,继续保持上年的水平。猪牛羊肉产量达到172.7万吨,比上年增 长5.4%;禽蛋产量83.O万吨,增长3.7%;牛奶产量16.O万吨,增长12.6%。
全年水产品产量达到11.O万吨,比上年下降21.3%。
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O.5%。全年完成造林面积9.6万公顷,比上年下降37.3%;完成幼林抚育面积68.2万公顷,比上年下降6.9%。
农业产业化取得新进展。全年粮食加工能力达到640万吨,增长5%;生猪、肉牛、肉鸡加工能力分别达到400万头、40万头和1.5亿只。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企业努力适应市场需求,狠抓结构调整,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企业的竞争力明显增强,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运行质量和效益保持较好水平。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57.3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其中,重工业增加值439.5亿元,增长17.6%;轻工业增加值117.8亿元,增长8.4%。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790.1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工业产品销售率96.9%,比上年降低1.2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85.6亿元,与上年持平。
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继续发挥对经济的带动作用。长春市工业增加值完成282.6亿元,增长16.9%,对全省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9%;实现利润58.6亿元,增长28.7%,占全省的份额达到68.4% 。汽车、石化、电子、食品、医药五大支柱产业,全年完成产值1335.6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1.2%,其资产总额达到1966.4亿元,占全省工业资产总额的59.5%。一汽、一汽大众、通钢等大企业生产增长幅度都在25%以上。企业创新步伐加快,全年实现新产品产值310.8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6.6%。
目前全省工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企业亏损还很严氩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有亏损企业815户,亏损面为30.8%,比上年降低1.7个百分点;亏损额为38.5亿元,比上年增亏12.6亿元,增长48.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亏损面为35.9%,亏损额为34.7亿元,增长63.6%。
建筑业发展加快。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69.1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四级及以上资质建筑企业完成增加值84.8亿元,比上年增长41.6%;实现利税总额6.2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全年施工单位工程13573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10076个,占全部施工工。程的74.2% 。建筑施工面积2735.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168.9万平方米,增长74.6%;竣工面积1254.0万平方米,增加312.8万平方米,增长33.2%。
固定资产投资
继续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政策,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一定规模。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国有经济投资580.2亿元,增长18.1%;集体经济投资26.7亿元,下降38.6%;城乡居民个人投资73.3亿元,增 长40.7%。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317.8亿元,增长14.9%;更新改造投资127.4亿元,增长11.3%;房地产开发投资93.0亿元,增长46.4%,成为全省投资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31.8%o
新开工项目增加,投资规模扩大。全年基本建设施工项目142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072个,新增固定资产134.0亿元;更新改造项目143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141个,新增固定资产66.2亿元。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松原30万吨玉米深加工、吉林华星半导体大功率器件改造等项目相继试产、投产;大成玉米深加工二期工程8个子项中有5项完成主体工程;60万吨燃料乙醇、二汽集团1 5万辆中重型车、吉林油田产能建设、长春移动通信枢纽、长春软件园等项目年内开工建设 。
国内贸易
随着居民消费信心的增强和各项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全省消费品市场销售活跃,保
持了较快增长。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06.76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分城乡看,城市零售额675.89亿元,增长13.6%;县及县以下零售额230.87亿元,增长6.9%,城乡市场销售差距有所缩小。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额757.30亿元,增长12.3%。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完成零售额131.34亿元,增长16.8%;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业及个体完成零售额625.95亿元,增长11.3% 。餐饮业完成零售额119.72亿元,增长21.2%。其他行业完成零售额29.75亿元,下降20.8%。
市场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国内外大型商社在省内落户,超市、连锁、配送等商贸经营形式,正在成为拉动市场销售增长的主要形式。
对外经济
面对世界经济下滑的不利形势,我省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拓宽出口市场,全年出口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总额31.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出口总额14.63亿美元,增长16.3%;进口总额16.70亿美元,增长27.1%。
对外开放环境进一步改善,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全省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22亿美元,增长5.7%。其中,借用国外贷款1.84亿美元,增长17.7%;外商直接投资3.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O.2%。赴沪苏浙、闽粤、京津鲁招商引资活动签约项目共计842项,总投资644亿元,合同利用域外资金402亿元,目前已到位48.2亿元。西安投资洽谈会签约合作项目149项,合同金额102.4亿元。
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继续发展,邮电通信快速增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全年完成增加值128.52亿元,比上年增长9.O%.
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594.9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O%。其中,铁路运输完成394.71亿吨公里,增长2.1%;公路运输完成86.01亿吨公里,增长O.4%;水路运输完成0.35亿吨公里,增长34.6%;管道运输完成113.86亿吨公里,下降5.1%。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206.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1%。其中,铁路运输完成127.02亿人公里,增长2.8%;公路运输完成79.51亿人公里,增长3.5%;水路运输完成0.09亿人公里,增长55%。
全省民航运输完成旅客发送量75.29万人,共开辟航线51条,营运里程达到93407公里。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974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81公里。二级以上公路总里程达到5856公里,占总里程的14.7%.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7.8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完成9.19亿元,增长3.14%;电信业务总量完成81亿元,增长19.8%。全省长途光缆总长度达到7984皮长公里,增长7.8%;年末全.省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到591.1万门,比上年末增加67.1万门;固定电话用户数达到416.1万户,其中,住宅电话368万户,增加52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33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33万户;无线寻呼用户数达到66万户,比上年下降25.4%;全省互联网拨号用户数达到88万户,比上年增加58万户,增长193%。全省电话机普及率达到28.6%。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16.3%;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2.3%。
旅游业投入力度加大,发展步伐加快。全年争取国债6800万元,配套资金3.3亿元,用于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其中长自山西坡道路工程、通榆向海湿地道路工程等6个项目的开工建设,有效地改善了我省的旅游环境和条件。此外,“假日经济”也极大地促进了全省旅游业的发展。特色旅游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2252.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0%,旅游总收人83.68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47.4%。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27.18万人次,增长22.0%,旅游外汇收入7579.33万美元,增长30.6%;接 待国内旅游者2225.24万人次,增长23.0%,国内旅游收人77.39亿元人民币,增长49.0%。
金融和保险
金融继续发挥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贷款规模和金融业务不断扩大。全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484.2亿元,比年初增加251.9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589.2亿元,增加53.7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76.1亿元,增加160.2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28.3亿元 ,比年初增加185.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999.3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678.9亿元。现金收支相抵净投放货币162.3亿元。
加大了对中小企业信贷扶持力度,全年增加中小企业贷款33.8亿元,占新增贷款的18.3%。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34.96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48亿元,增长5.7%;人身险保费收入23.48亿元,增长23.4%。财产险赔款金额5.91亿元;人身险给付金额5.58亿元。
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育事业成就显著。
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基础教育稳步发展。全年小学招生29.0万人,在校生221.O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42%;普通初中招生42.7万人,在校生120.2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43.65%;特殊教育学校招生990人,在校生6449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9.6万人。
高中阶段教育稳步发展。全年高中段招生15.3万人,比上年增加4655人,在校生44.3万人,减少1.9万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10.7万人,增加1.1万人,在校生28.6万人,增加2.4万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2.1万人,减少1176人,在校生9.6万人,减少2.2万人。
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招生力度加大,全年省属高校本科招生56801人,比上年增加6428人;研究生在校人数达到13903人,比上年增加2754人。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继续向前迈进,今年新增设了1所新制二级学院。
继续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科技事业成果思著。
科技体制改革取得较大进展,全省23个开发型科研院所中,已有21个完成了转制方案,省东煤环保所等6个科研机构已全面转制。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快,组织实施了Rg3系列抗癌新药、特种工程塑料聚醚醚酮树脂、年产1.5万吨大豆肽制品、国家二类生物品蝎毒注射液等20个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电子集团彩色液晶先导工程基本完工。
全省地方专业技术人员71.2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4.5万人,增长3.5%。中级职称人员22.5万人,增长4.6%。
科技经费投入增加。全年科技经费支出33.7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支出14.1亿元,增长5%。
科研与技术开发取得新成果,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全年共取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294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22项,应用技术成果264项,软科学成果8项;全省专利申请量达到2627件,比上年增长5.1%,专利授权量达到1443件,比上年下降7.5%。
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技术市场更加活跃。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4990份,技术贸易成交额达到8.85亿元,比上年增长23.95%。
技术监督工作取得实效,全年各级技术监督部门查处假冒、伪劣产品案件6898件,挽回经济损失1亿元,罚没0.3亿元。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天气和地震观测系统。截止2001年末,全省已建立了48个VSAT单向卫星地面接收站,2个卫星云图接收站,8个VSAT双向卫星地面站,14个地震台站,3个遥测台站,16个观测井。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艺术表演团体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子,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艺创作取得丰硕成果,全年新创作剧目150余个,获中国京剧艺术节一项“梅花奖”;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汇演,延边歌舞团创作的大型民族歌舞剧《欢腾的长白山》获创作、表演、舞美三项金奖。2001年末,全省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64个,文化馆85个、文化站609个、群众艺术馆13个、公共图书馆61个。
广播电影电视事业成果显著。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网有所扩大。2001年,全省有广播电台1O座,对国内播出套数57套,平均每日播音时间达到594时19分,中波调频发射台和转播台85座;全省有电视台1O座,电视节目套数64套,平均每周播出时间4748时33分,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61座;全省县级广播电视台41座;全省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199.95万户;全省广播人口覆盖率95.16%,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6.05%。
新闻出版事业健康发展。全年出版图书3401种,各类杂志5726.37万册,报纸66884.47万份。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o 2001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4039个,卫生技术人员13.37万人,医院、卫生院1411个,床位8.59万张。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加强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大力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实行医院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开展医疗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等。农村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到2001年底,全省新改扩建贫困县县级医院5所,改造面积2.1万平方米,投入资金2438万元。
体育事业成绩突出。体育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全省体育健儿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取得了骄人成绩。2001年我省运动员在世界大誊赛上获得19项世乔冠军。5人3次创3项世界记录。在全国九运会上共夺取12枚金牌,17枚银牌,10枚铜牌,金牌数列全国第10位。同时,群众体育意识不断增强,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
环境保护
积极推进生态省建设,全省环境保护工作稳步发展。截至2001年底,全省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9个,面积193.52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10.3%。生态示范区发展到19个,面积849.61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45.2% 。主要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稳定在95%以上。推进环境法制建设,2001年颁布环境保护地方性政府规章3件。环境综合治理成果显著,2001年共完成污染源限期治理项目1069项;投资额为8074.6万元;全省烟 尘控制区面积已达到680.1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了2.1%;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544.9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了13.5%。
人 口
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人口继续低速增长。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统计,全年出生人口23.5万人,出生率为8.76‰,比上年下降了0.77个 千分点;全年死亡人口为14.4万人,死亡率为5.3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8‰。年末全省总人口为269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40.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9.80%;乡村人口为1350.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0.20%;男性人口为1377.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1.2%;女性人口为1313.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8.8%;65岁以上人口为169.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29%。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据抽样调查统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40.48元,比上年增长11.0%;人均消费性支出4337.28元,比上年增长7.9%。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0元,比上年增长9.9%;农民人均纯收入2182.22元,比上年增长7.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61.69元,比上年增长6.9%。城镇竣工住宅面积达到692.8万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达到481.63万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事业取得新进展。基本做到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95%。全面启动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数达124万人 。积极筹措资金,全年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10.95亿元。加强了最低生活保障基础工作,全省纳入城市低保对象65万人,共发放低保资金2.1亿元。全省扶贫工作继续加强,全年下达以工代赈资金1.4亿元,财政扶贫资金1.1亿元,扶贫贷款2.3亿元。
说明: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