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
|
江西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 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也是江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关键之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春夏连旱、旱涝急转等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坚定信心,顽强拼搏,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8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91.1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6592.2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3600.5亿元,增长10.7%。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3%、67.4%和28.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0:56.9:31.1。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6393.2亿元,增长13.6%,占GDP的比重达55.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体地位初步显现,实现生产总值6804.8亿元,增长12.8%,占全省的58.7%。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1568.3亿元,增长21.6%。人均生产总值25884元,增长11.8%。 全年财政总收入1645.0亿元,比上年增长34.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53.4亿元,增长35.4%。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4.2%,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税收总收入1368.7亿元,增长32.5%,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3.2%。县域财力进一步增强,全年财政总收入超1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40个,其中南昌县超45亿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2%,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6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4.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11.3%,其中冶金工业上涨23.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2.4%,其中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上涨25.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8.4%。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4.3%。 表1 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年末从业人员2532.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3.9万人。城镇新增就业52.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8%。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650. 全年粮食总产量2052.8万吨,创历史新高。其中,早稻785.6万吨,增长11.4%。 全年肉类总产量320.1万吨,比上年增长3.9%。年末生猪存栏1827.5万头,增长4.0%;生猪出栏3000.1万头,增长3.5%。全年水产品产量222.8万吨,增长3.5%。牛奶产量12.7万吨,增长3.5%。禽蛋产量53.5万吨,增长4.5%。 表2 201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472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实现利润89.0亿元,增长51.8%;直接带动370万农户户均增收2200元。全省规模以上加工型龙头企业达2800家,增长12.0%;实现销售收入2000亿元,增长19.1%。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5302个,增长27.8%;合作组织成员12.8万户,增长27.3%。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200.0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0.4%;联合收割机达5.3万台,增长16.0%。实际机耕面积达2890.0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2298.0千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41.9%,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40.8万吨,增长2.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56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8.4%,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10.9亿元,增长19.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1241.7亿元,增长20.2%;重工业增加值2669.2亿元,增长18.6%。分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382.0亿元,增长10.2%;集体企业增加值24.3亿元,增长4.3%;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42.7亿元,增长18.9%;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277.6亿元,增长17.2%;私营企业增加值1439.9亿元,增长22.4%;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741.4亿元,增长21.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792.8亿元,比上年增长21.9%,高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2.8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8.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5.6%,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7.5%,金属制品业增长19.6%。 表3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8.9%;实现利税1814.7亿元,比上年增长38.2%,其中利润1113.9亿元,增长44.5%。在37个行业中,有35个行业实现盈利。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92.2%,比上年提高18.1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466.8亿元,比上年增长41.7%。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增加到5个,其中有色行业突破40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总数达12家,其中江铜集团突破1000亿元。 全省工业园区投产企业达7951家;安置从业人数174.0万人,比上年增长10.5%。全年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3003.4亿元,增长19.6%;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完成13241.5亿元、837.6亿元和1327.9亿元,分别增长40.4%、47.5%和42.5%。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园区新增12家,总数达46家,其中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804.1亿元。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2077.6亿元,比上年增长22.9%;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22.9万元,增长22.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20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固定资产投资8756.1亿元,增长27.7%。分产业看,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82.2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投资5210.0亿元,增长27.7%,其中工业投资5155.0亿元,增长27.3%;第三产业投资3363.9亿元,增长29.0%。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1995.5亿元,增长11.1%;非国有投资6760.6亿元,增长33.5%,其中民间投资6320.6亿元,增长35.8%。 表4 2011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德兴至南昌、永修至武宁、瑞金至南昌、上饶至武夷山、南昌至奉新、隘岭至瑞金6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增通车里程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52.7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商品房竣工面积1777.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57.7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59.4亿元,增长18.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98.3亿元,增长17.4%。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021.8亿元,增长35.3%。其中,汽车类零售额241.0亿元,增长25.9%;家具类零售额11.6亿元,增长52.1%;金银珠宝类零售额14.9亿元,增长49.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10.5亿元,增长59.5%。 年成交额在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95家,全年实现成交额1317.2亿元,比上年增长6.4%。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315.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6.1%。其中,出口218.81亿美元,增长63.1%;进口96.75亿美元,增长18.1%。在出口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59.73亿美元,增长19.6%;私营及其他企业出口额143.52亿美元,增长1.0倍;国有企业出口额15.56亿美元,增长11.4%。 全年机电产品出口81.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9.6%;高新技术产业出口38.49亿美元,增长42.1%;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37.3%和17.6%。对日本、美国、香港、欧盟等国家或地区出口快速增长,分别增长130%、83.2%、83.2%和68.6%。 表5 2011年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812个,其中新批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46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60.59亿美元,增长18.8%。外商投资企业平均合同投资规模1040.1万美元,增长51.5%。截止2011年底,全省具有世界500强投资背景的企业达43家。实际引进省外单项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2579.2亿元,增长33.8%。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项目135个,合同金额14.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3%;完成营业额15.85亿美元,增长51.9%。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铁路、公路、水运完成旅客运输量78930万人,比上年增长3.2%;完成货物运输量111574万吨,增长11.2%。机场旅客吞吐量660.7万人,增长21.6%。其中,昌北机场旅客吞吐量534.8万人,增长12.6%。 表6 2011年铁路、公路、水运完成客货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82.3亿元。其中,邮政业务量28.2亿元,电信业务量254.1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73.9万户。全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551.4万户,年末达到2362.7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数达313万户,比上年增长23.5%。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58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8.1%;国内旅游收入1079.2亿元,增长35.8%。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35.8万人次,增长19.1%;旅游外汇收入4.15亿美元,增长20.0%。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322.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3%。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4240.4亿元,增长20.2%。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302.0亿元,增长18.6%。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175.2亿元,增长18.3%。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7123.6亿元,增长16.5%。 全年新增证券公司4家,新增保险公司5家。年末全省境内证券市场共有上市公司31家,直接募集资金59.5亿元。年末证券公司营业网点126家,全年证券交易额1.45万亿元。年末期货公司营业部23家,全年成交金额2.0万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52.2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5.1亿元,增长22.9%;寿险保费收入152.0亿元,下降4.8%;健康险保费收入9.6亿元,增长17.4%;意外伤害险收入5.5亿元,增长24.5%。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74.3亿元,增长22.7%。其中,财产险赔款41.2亿元,增长33.0%;寿险给付28.1亿元,增长12.4%;健康险赔款和给付3.7亿元,增长6.2%;意外险赔款1.4亿元,增长16.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研究生教育在校研究生2.4万人。普通高校在校生82.9万人。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在校生分别达78.3万人、200.9万人和434.0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2.3万人。幼儿园9431所,在园幼儿145.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7.5%,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7.5%,提高1.5个百分点;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3%;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 表7 2011年各类学校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人数 单位:万人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10.1亿元。年末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省重点实验室66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7家。全年通过省级科技主管部门鉴定的科技成果173项,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的科技成果6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9674件,比上年增长53.4%;授权专利5550件,增长27.6%。全年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金额34.3亿元,增长48.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94.3亿元,增长29.9%,占GDP的8.6%。区域创新能力由全国第22位上升到18位。 全年共有6个实验室获国家实验室认可。年末产品质量检验机构75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257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95.7万台件,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989批次。共有431家企业获得1946张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有艺术表演团体85个,文化馆114个,公共图书馆113个,博物馆108个。广播电台12座,电视台12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486.8万户,数字电视用户222.2万户。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7.1%;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8.2%。全年出版各类报纸72081万份,各类期刊7200万册,图书16884万册(张)。 年末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121个(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卫生院213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0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1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5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09个。卫生技术人员16.6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3万人,注册护士6.4万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12.2万张。 年末有青少年俱乐部121个,晨晚炼健身活动点9332个。老区和贫困地区“雪炭工程”设施建设项目3个。全年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共获得61枚金牌、45枚银牌和62枚铜牌。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统计,年末常住人口4488.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6%。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55.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9%。全年出生人口60.3万人,出生率13.48‰;死亡人口26.76万人,死亡率5.98‰;自然增长率7.5‰。 表9 2011年人口数及其构成 单位:万人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892元,比上年增长1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95元,增长13.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5.2%,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9.8%。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民生工程66件实事全面完成。全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5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85.8%,“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7.05万人。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2.6亿元,直接扶持个人创业8.5万人次,带动就业27.6万人次。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初步建成,保障了城乡低保对象和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镇医保政策标准全省统一。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53.0万人,比上年末增长7.5%。其中,参保职工484.3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68.7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535.9万人,其中,职工365.0万人,退休人员170.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63.5万人。向城市低保户发放低保金月人均补差200元;向农村低保户发放低保金月人均补差90元。为全省城乡618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全面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课书。全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32.6万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6万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万户,启动了新一轮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完成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贫困群众移民搬迁50829人,8个民族乡群众收入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解决了220万农村居民和30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 年末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922个,提供床位14.9万张,收养人数14.3万人,临时救济困难户3.8万人次。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3.1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7.3亿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0.9亿元。 十二、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新增造林面积38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3.1%。 全年自产地表水资源量1006. 全年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80.6%。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的11个设区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全部达到二级(达标)以上。城镇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年末已建有自然保护区20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141. 启动实施了“千万吨标煤工业节能工程”和“百千万企业节能行动”,拆除了112家企业落后设备。完成13台12.5万千瓦机组关闭工作。在南昌、新余、萍乡等市开展了低碳城市、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等一系列改革试点。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6928.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0%。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0.652吨标准煤,下降3.1%。全年化学需氧量下降1.18%,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72%。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8132起。其中,道路交通事故3354起,工矿商贸事故159起,铁路交通事故52起,水上交通事故4起,火灾事故4563起。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797人,比上年下降4.8%。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507人,下降3.8%;工矿商贸事故死亡200人,下降14.2%;铁路交通事故死亡44人,下降24.1%;水上交通事故死亡8人,下降11.1%;火灾事故死亡38人,上升81.0%。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155人,下降22.5%。 注: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4、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5、从2011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因此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绝对数与2010年不可比,但比上年增速是按可比口径计算的。与此同时,月度投资统计制度将统计范围从城镇扩大到城镇和农村企事业组织,并定义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6、邮电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2001年至2010年按照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因此2011年邮电业务总量绝对数与2010年不可比。 7、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2006年至2010年按照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因此2011年绝对数与2010年不可比,但比上年增速是按可比口径计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