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1-14 来源:湖北省统计局门户网站 阅读次数:4469【字体:

  200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企业活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2004年,全省完成生产总值6320.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5%,是1998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020.09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994.67亿元,增长14.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305.72亿元,增长10.0%。三次产业结构由2003年的14.8:47.8:37.4调整为16.1:47.4:36.5。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长6.2%,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增长7.0%,房地产业增长12.3%。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9,比上年上涨4.9%,其中:城市上涨4.5%,农村上涨5.8%。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10.7%,衣着类价格下降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3.8%,居住类价格上涨6.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7%,其中:轻工业品上涨5.3%,重工业品上涨6.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3.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3%。

  年末全省从业人员350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24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4万人。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0.5万人,比上年增加17.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农业基础脆弱,部分企业"两项资金"占用上升,煤电油运紧张,物价上涨及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等。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5%。粮食种植面积371.2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4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7.20万公顷,扩大1.70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52.61万公顷,扩大2.01万公顷。粮食总产量为2100.12万吨,比上年增产179.10万吨,增长9.3%;棉花总产量为39.54万吨,增产7.04万吨,增长21.7%;油料产量314.38万吨,增产41.66万吨,增长15.3%。林业由于国家退耕还林计划的调整,以及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省造林面积为185.63千公顷,同比下降41.8%。成幼林抚作面积和竹木采伐量保持增长,其中:成林抚作面积369.77千公顷,增长4.5%;幼林抚作面积403.82千公顷,增长13.7%;木材采伐量126.54万立方米,增长12.8%。

  畜牧、水产业保持稳步增长,肉类总产量325.62万吨,比上年增长5.5%;水产品产量达到301.94万吨,增长5.3%,再创历史新高。

  农村用电量64.7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7%;化肥施用量281.92万吨,增长4.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省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64.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975.23亿元,增长26.3%;国有企业增加值418.39亿元,增长23.6%;集体企业增加值82.46亿元,增长2.7%;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11.56亿元多吨,增长28.8%;股份制企业增加值732.31亿元,增长16.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309.59亿元,增长54.1%;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110.42亿元,增长13.4%。轻工业增加值497.69亿元,增长15.5%;重工业增加值1167.04亿元,增长29.9%。轻重工业结构由2003年的30.5:69.5变为29.9:70.1。

  工业产品结构改善,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5.8%。光通信设备、程控交换机、微电子技术等信息通信产品产量增长较快。200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工业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省工业完成销售产值4890.82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9.40,比上年提高17.53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及增幅均为近几年来最好水平。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79.76亿元,比上年增长40.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204.81亿元,增长46.2%。

  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建筑企业完成增加值(新计算方法)233.2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实现利润23.9亿元,增长25.1%;税金8.37亿元,增长16.3%。建筑单位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996.5万平方米,其中招投标承包面积4887万平方米,招投标面为69.8%。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为9.65万元/人,增长19.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72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787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5974.4万平方米,增加1133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56.38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337.28亿元,增长41.1%。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951.73亿元,增长7.1%;集体经济投资105.52亿元,下降3.2%;城乡个体投资436.02亿元,增长43.5%;其他经济投资863.10亿元,增长48.3%。

  全省62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81.9亿元,占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的18.4%,年内建成投产的重点项目主要有:武汉轻轨一号线、襄荆高速公路、蒲圻电厂、"忠武"天然气管道工程等。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热轧钢材132.83万吨/年、原煤开采167.87万吨/年、发电机组容量504万千瓦、炼钢308万吨/年、新建高速公路342.3公里、程控电话交换机8.36万线/年等。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7.4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分城乡看,城市实现零售额1829.43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县及县以下农村实现零售额838.05亿元,增长11.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128.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9%;餐饮业353.82亿元,增长18.6%;其他行业185.12亿元,增长5.4%。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7.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5%,其中:出口33.84亿美元,增长27.4%;进口33.88亿美元,增长38.0%。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68个,比上年增加36个,其中总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91个。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它投资23.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外商实际直接投资20.71亿美元,增长33.0%;外商其它投资2.85亿美元,下降29.9%。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2.74亿美元,新签合同额3.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4.7%和4.2%。截止2004年年底,全省经商务部批准仍在运营或即将开业的境外非贸易型企业60家,总投资额0.87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0.72亿美元,占81.8%。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1403.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0%;旅客周转量701.8亿人公里,增长14.9%。

  邮电通信业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94.6亿元,比上年增长61.2%。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20765公里;新增局用交换机58.7万门,达到913.6万门;新增固定电话用户184万户,达到1073.9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789.8万户,乡村电话用户284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55.5万户,达到1129.8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为36.7部/百人。数据通信用户1.80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55万户。

  全省国内旅游人数6849.2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5%;国内旅游收入394.22亿元,增长18.9%。全年湖北入境旅游人数61.1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1.0%。其中:外国游客50.19万人次,增长55.3%;港、澳、台胞11万人次,增长34.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92亿美元,增长41.2%。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03.69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工商税收205.59亿元,增长19.5%;工商税收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67.7%,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全年财政支出641.69亿元,比上年增长19.2%。

  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015.84亿元,比年初增加1047.05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865.69亿元,增加568.98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359.70亿元,比年初增加518.5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548.13亿元,增加181.64亿元;中长期贷款2234.89亿元,增加310.44亿元。

  全年保费收入122.54亿元,增长15.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8.86亿元,增长26.5%;寿险保费收入93.68亿元,增长12.3%。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6.43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财产险赔款19亿元,寿险赔款及给付17.43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9.58万人,在校生89.20万人,毕业生14.32万人;研究生招生2.61万人,在校研究生6.64万人,毕业生1.19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9.68万人,在校生45.85万人,毕业生10.47万人;普通高中招生42.97万人,在校生119.74万人,毕业生32.29万人;全省普通初中在校生331.98万人,小学在校生474.95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58.8万人。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的成果,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750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14项,应用技术成果697项,软科学成果39项。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2507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6.8亿元,比上年增长14.0%。

  全省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6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占生产总值的0.95%,其中基础研究经费3.01亿元。全年安排62项科技公关和164项"863"计划项目,争取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26个,项目总投资12.05亿元,安排国家资金1.33亿元,银行贷款5.78亿元。

  全省具备向社会出具检测报告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有121个,其中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4个。全省现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1个。全省累计有3157家企业通过ISO9000体系认证;企业获得强制性认证证书1384张。全省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有99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35万台件。

  全省天气雷达观测站点有6个,卫星云图接受站点11个。地震台站10个,地震遥测台网2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9个,文化馆129个,公共图书馆104个,博物馆98个,电影放映管理机构93个。广播电台11座,电视台12座,有线电视用户44.85万户。全年出版全国性和省级报纸16.28亿份,各类期刊1.85亿册,图书2.2亿册(张)。

  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9983个,卫生技术人员20.83万人,病床床位13.59万张;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87个,卫生技术人员1.2万人。

  全省运动健儿在国际比赛中共获得6枚金牌、3枚银牌和5枚铜牌。在全国比赛中,有15人夺得第一名,15人夺得第二名,28人夺得第三名。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出生人口50.6万人,死亡人口36.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年末全省总人口为601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627.8万人,占43.7%;农村人口3388.3万人,占56.3%。男性人口3129.6万人,占52.0%;女性人口2886.5万人,占48.0%。0-14岁人口比重为21.8%,15-64岁人口比重为71.0%,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7.2%,老年人口达到435.6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23元,比上年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2897元,增长13%。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78万人,比上年增加46万人,其中:在职职工584万人,离退休人员19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91.3万人,增加1.2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466万人,增加50万人。年末全省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184万人,100%实现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全部按时足额领到了基本生活费和代缴了社会保险费;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7万人,比上年减少1.7万人;全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57.7万人,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1亿元。全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2万人,农村定期救济对象43.5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省各类社会福利收养床位14.4万张,收养13.1万人,城镇社区服务设施7081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2.39亿元。

  十二、资源和环境

  全省水资源总量1234.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2070立方米,耕地亩均水资源占有量2634立方米。总供水量245.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236.6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6.9亿立方米。总用水量245.1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57%,工业用水占31.5%,生活用水占11.5%。总用水量比上年增加4.3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增加411立方米。全省有大型水库58座,总库容437.51亿立方米。

  长江干流水质总体较好,11个监测断面的水质全部符合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为Ⅱ类。与上年相比,长江水质总体无明显变化。

  武汉、黄石、十堰、宜昌、襄樊、鄂州、荆门、孝感、荆州、黄冈、咸宁、随州、恩施、潜江、仙桃、天门、神农架林区等17个重点城镇,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综合评价,空气质量基本维持上年水平。其中:1个城镇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空气质量优,占重点城镇的5.8%;7个城市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占重点城镇的41.2%;7个城市符合国家三级标准,占重点城镇的41.2%;2个城市超过三级标准,环境空气较差,占重点城镇的11.8%。

  矿产资源勘探取得新的进展,全省已发现矿种138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89种,新发现矿种2种。国土资源调查及地质勘查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处。

  能源消费明显增加,初步测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8000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3%。其中,原油消费量741.04万吨,增长16.3%;原煤消费量7230万吨,增长9.5%。

  全省各级环境监测机构106个,环境监测人员1813人。全省自然保护区达到52个,其中国家级生态示范区7个。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267个,总投资4.11亿元。全省绿色工程计划第二期当年竣工项目12个,竣工项目完成投资1.81亿元;累计竣工项目25个,完成投资7.55亿元。全省建成烟尘控制区171个,控制区总面积4685.1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99个,环境噪声达标区总面积1071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