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
(2013年2月25日)
  201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奋斗目标,大力实施“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经济发展战略,全力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抓创新、惠民生、促和谐,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有进,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实现26575.0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86.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4001.0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9387.3亿元,增长8.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5.3%。
图1 2008-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及增速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5.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8%;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0.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8.2%。
图2 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同比涨跌幅度
表1 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涨跌幅度
          指   标  | 指 数  | 比上年增长(%)  | |
居民消费价格  | 102.6  | 2.6  | |
其中:食 品  | 103.8  | 3.8  | |
烟 酒  | 104.7  | 4.7  | |
衣 着  | 104.7  | 4.7  | |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 102.8  | 2.8  | |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 102.4  | 2.4  | |
交通和通信  | 100.3  | 0.3  |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100.6  | 0.6  | |
居 住  | 101.7  | 1.7  |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9%,比上年回落0.06个百分点。
  全部财政收入3479.3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84.2亿元,增长19.9%。税收收入1560.6亿元,增长15.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018.9亿元,增长13.6%。
  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1723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4.8%,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实缴税金2342.5亿元,增长18.4%,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7.3%,提高1.8个百分点;完成出口248.1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83.8%,提高0.4个百分点;就业人员2001.6万人,增长4.7%。
  二、农业
  粮食播种面积630.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6万公顷,增长0.3%;总产量3246.6万吨,增长2.3%。其中,夏粮产量1353.1万吨,增长4.9%;秋粮产量1893.5万吨,增长0.6%。
图3 2008—2012年粮食总产量
  棉花播种面积57.8万公顷,比上年减少8.6%;总产量56.4万吨,下降13.6%。油料播种面积45.4万公顷,增长0.2%;总产量142.8万吨,增长0.7%。
  蔬菜播种面积120.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9%;总产量7695.1万吨,增长4.2%。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33.6万公顷,增长3.9%;产量2242.1万吨,增长9.3%。
  肉类总产量442.9万吨,比上年增长5.9%。其中,猪肉产量259.0万吨,增长5.0%;牛肉产量55.3万吨,增长1.5%;羊肉产量28.7万吨,增长1.0%。年末生猪出栏3396.7万头,增长5.0%;禽蛋产量342.6万吨,增长0.8%;牛奶产量470.4万吨,增长2.5%。
  水产品产量116.3万吨,比上年增长9.0%。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81.3万吨,增长13.6%;捕捞水产品产量35.0万吨,减少0.3%。
  木材产量74.7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7%。
  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69.7%,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1.5%,提高1.5个百分点。
  农业机械总动力1.1亿千瓦,比上年增长2.0%。实际机耕面积540.2万公顷,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达61.5%,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当年机械播种面积657.3万公顷,占74.8%,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机械收获面积421.0万公顷,占47.9%,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农村用电量593.9亿千瓦小时,增长6.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部工业增加值125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069.6亿元,增长13.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5.6%,集体企业增长18.2%,股份制企业增长13.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5.5%;轻工业增长14.8%,重工业增长13.0%。
图4 2008—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速
  规模以上工业中,钢铁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6%,装备制造业增长15.0%,石化工业增长9.5%,医药工业增长14.6%,建材工业增长5.9%,食品工业增长13.7%,纺织服装业增长16.8%。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9%,增速同比回落2.2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6.5%,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7.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5.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6.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2.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6%,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2.2个百分点。其中,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生物领域增加值分别增长14.2%、20.7%和20.6%。
表2 201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速
产 品 名 称  | 计量单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纱  | 万吨  | 167.1   | 10.8  | 
布  | 亿米  | 65.7   | 13.5   | 
化学纤维  | 万吨  | 35.8   | 56.1   | 
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  | 万吨  | 565.3   | 5.1   | 
 卫生陶瓷制品  | 万件  | 2638.8   | 8.9   | 
精制食用植物油  | 万吨  | 147.2   | -1.6   | 
乳制品  | 万吨  | 272.5   | 3.1   | 
原盐  | 万吨  | 354.9   | -6.0   | 
软饮料  | 万吨  | 308.5   | 23.6   | 
饮料酒  | 万升  | 197202.7   | 0.1   | 
卷烟  | 亿支  | 827.5   | 2.5   | 
生铁  | 万吨  | 16350.2   | 4.8   | 
粗钢  | 万吨  | 18048.4   | 6.2   | 
钢材  | 万吨  | 20995.2   | 9.4   | 
铁合金  | 万吨  | 24.5   | -29.2   | 
 天然原油  | 万吨  | 584.0   | -0.4   | 
发电量  | 亿千瓦小时  | 2370.9   | 3.1   | 
 天然气  | 亿立方米  | 13.4   | 9.3   |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总计(折纯)  | 万吨  | 186.6   | 9.5   | 
橡胶轮胎外胎  | 万条  | 54.2   | -6.8   | 
化学药品原药  | 万吨  | 59.4   | -15.3   | 
中成药  | 吨  | 48649.4   | 13.2   | 
变压器  | 万千伏安  | 12346.7   | -18.3   | 
汽车  | 万辆  | 82.5   | 14.5   | 
程控交换机  | 万线  | 8.7   | -66.5   | 
集成电路  | 万块  | 2543.0   | 49.7   | 
水泥  | 万吨  | 12809.8   | -6.1   | 
平板玻璃  | 万重量箱  | 11382.7   | -16.5   | 
单晶硅  | 万千克  | 310.6   | -47.9   | 
太阳能电池  | 万千瓦  | 332.1   | 26.7   | 
表3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及增速
                                                         单位:亿元
指 标  | 绝对值  | 比上年增长(%)  | 
工业利润总额  | 2296.9  | 5.3  |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 292.9  | -12.3  | 
其中:集体企业  | 44.9  | 12.0  | 
股份制企业  | 1550.8  | 6.5  |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176.1  | -40.4  | 
其中:私营企业  | 1288.5  | 17.4  | 
其中:大中型企业  | 1088.0  | -9.7  | 
  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489.4亿元,比上年增长9.8%。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33742.8万平方米,增长9.4%;房屋竣工面积11816.9万平方米,增长11.0%。全省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143.3亿元,增长12.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5.6亿元,增长13.8%。
图5 2008-2012年建筑业增加值及增速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661.3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19104.6亿元,增长21.1%;农户投资556.7亿元,下降8.6%。
图6 2008—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
表4 2012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
                                                           单位:亿元
行   业  | 绝对值  | 比上年增长(%)  | 
总 计   | 19104.6  | 21.1   | 
农、林、牧、渔业   | 651.7  | 52.2   | 
采矿业   | 622.7  | 8.0   | 
制造业   | 8005.6  | 31.1   |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   | 400.8  | 37.5   | 
食品制造业   | 185.0  | 57.0   | 
纺织业   | 338.2  | 16.4   |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211.7  | 54.5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570.9  | 30.5   | 
医药制造业   | 181.8  | 14.4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824.3  | 15.7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658.8  | 14.3   | 
金属制品业   | 553.3   | -0.7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641.6  | 50.0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662.0  | 73.1   | 
汽车制造业   | 402.2  | 48.1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165.1  | 20.5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539.0  | 14.7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127.6  | 44.5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702.0  | -2.1   | 
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549.9  | -8.0   | 
建筑业   | 56.4  | 34.2   | 
批发和零售业   | 660.0  | 49.1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513.0  | 8.4   | 
住宿和餐饮业   | 214.4  | 64.4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88.8  | 12.9   | 
金融业   | 24.4  | 5.4   | 
房地产业   | 4308.0  | 6.0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203.4  | 151.7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111.9  | 52.4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188.3  | 11.4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65.3  | 22.3   | 
教育   | 206.3  | 44.0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112.6  | 26.3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213.6  | 35.4   |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651.7亿元,比上年增长52.2%;第二产业投资9386.6亿元,增长26.1%,其中工业投资9330.3亿元,增长26.1%;第三产业投资9066.3亿元,增长14.6%。工业技改投资5891.4亿元,增长35.2%;占工业投资的63.1%,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893.0亿元,增长23.6%。民间投资14717.2亿元,增长27.5%;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77.0%,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
  在重大投资项目中,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419个,比上年增加896个;完成投资10634.0亿元,增长37.8%。
  房地产开发投资3086.5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商品住宅投资2317.1亿元,增长1.5%;办公楼投资114.7亿元,增长32.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407.6亿元,下降6.4%。
  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29万套,农村危房改造完成12万套,均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责任目标。
表5 2012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增速
指  标  | 单 位  | 绝对值  | 比上年增长(%)  | 
投资额  | 亿元  | 3086.5  | 1.0  | 
 其中:住宅  | 亿元  | 2317.1  | 1.5  | 
  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  | 亿元  | 859.4  | -4.0  | 
房屋施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27577.8  | 3.4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21896  | 2.7  | 
房屋新开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7641.8  | -31.7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5983.8  | -33.0  | 
房屋竣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4894.6  | -5.5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3978.1  | -6.9  | 
商品房销售面积  | 万平方米  | 5144.9  | -12.6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4622.5  | -12.7  | 
  五、国内贸易
  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154.0亿元,比上年增长15.5%。按销售单位所在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完成7001.4亿元,增长15.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152.6亿元,增长14.7%。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5.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2.2%,日用品类增长22.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9.3%,金银珠宝类增长29.2%,家具类增长25.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7.1%,建筑及装饰材料类增长19.9%,汽车类增长11.2%。
图7 2008—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速
  六、对外经济
  进出口总值完成505.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7%。其中,出口总值296.0亿美元,增长3.6%;进口总值209.5亿美元,下降16.3%。汽车出口8.3亿美元,增长18.5%;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37.3亿美元,增长9.1%;钢材出口55.6亿美元,增长9.8%。
表6 2012年进出口总值及增速
                                          单位:亿美元 
指 标  | 绝对值  | 比上年增长(%)  | 
进出口总值  | 505.5  | -5.7  | 
 其中:进口总值  | 209.5  | -16.3  | 
    出口总值  | 296.0  | 3.6  | 
     其中:一般贸易  | 249.1  | 4.3  | 
        加工贸易  | 41.4  | -1.3  | 
     其中:国有企业  | 47.9  | 0.8  | 
        外商投资企业  | 94.2  | -7.4  | 
        集体私营及其他企业  | 153.9  | 12.8  | 
     其中:亚洲  | 126.0  | 10.0  | 
         香港  | 5.0  | 20.5  | 
         日本  | 15.1  | 8.4  | 
         韩国  | 22.2  | -3.1  | 
        非洲  | 18.4  | 10.5  | 
        拉丁美洲  | 22.4  | 19.6  | 
        欧洲  | 79.7  | -12.1  | 
         欧盟  | 50.3  | -24.1  | 
        北美洲  | 43.8  | 12.0  | 
         美国  | 38.8  | 12.0  | 
        大洋洲  | 5.8  | -2.8  | 
图8 2008—2012年进出口总值
  实际利用外资6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外商直接投资58.0亿美元,增长24.0%。在外商直接投资中,制造业占72.8%;房地产业占3.8%;批发和零售业占3.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2.0%。全省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项目)196个,增长0.5%;新批合同外资38.8亿美元,下降8.0%。
图9 2008—2012年实际利用外资额
  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2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0%;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712人,增加125人。对外劳务合作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3839.0万美元,增长1.7倍。
  引进省外技术7626项,比上年增长25.3%;引进资金5076.3亿元,增长34.9%;引进人才10.9万人,增长21.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241.1亿元,比上年增长7.8%。
  货物运输总量24.3亿吨,比上年增长14.4%;货物运输周转量10844.8亿吨公里,增长10.0%。旅客运输总量10.5亿人,增长5.7%;旅客运输周转量1369.2亿人公里,增长4.8%。港口吞吐量达7.6亿吨,增长6.9%,港口集装箱吞吐量90万标准箱,增长16.7%。全省公路通车里程16.3万公里(包括村路),比上年增长3.8%。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069公里,新建成高速公路313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3万公里,总里程达14.1万公里。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957.6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比上年末增长15.0%,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694.3万辆,增长20.3%。民用轿车保有量367.9万辆,增长26.7%,其中私人轿车341.4万辆,增长28.1%。
表7 2012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和旅客运输量及增速
指     标  | 单位  | 绝对值  | 比上年增长(%)  | 
货物运输总量  | 亿    吨  | 24.3  | 14.4  | 
 其中:铁路  | 亿    吨  |       4.3   | 4.2  | 
     公路  | 亿    吨  | 19.6  | 17.3  | 
货物运输周转量  | 亿吨公里  | 10844.8  | 10.0  | 
  其中:铁路  | 亿吨公里  | 4180.9  | 1.3  | 
        公路  | 亿吨公里  | 6133.5  | 17.5  | 
旅客运输总量  | 亿    人  | 10.5  | 5.7  | 
 其中:铁路  | 亿    人  | 0.8  | 3.2  | 
    公路  | 亿    人  | 9.7  | 5.8  | 
旅客运输周转量  | 亿人公里  | 1369.2  | 4.8  | 
  其中:铁路  | 亿人公里  | 791.0  | 0.8  | 
        公路  | 亿人公里  | 578.2  | 10.7  | 
民航旅客吞吐量  | 万    人  | 534.4  | 18.3  | 
港口吞吐量  | 亿    吨  | 7.6  | 6.9  | 
  邮电业务总量(2010年不变价)完成597.6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9.6亿元,增长23.4%;电信业务总量538.0亿元,增长10.0%。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757.0万门,比上年增加351.5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11205.2万户,增加1770.2万户。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207.7万户,减少35.0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850.8万户,增加36.7万户;农村电话用户356.9万户,减少71.7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513.1万户,增加418.6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1077.2万户。年末全省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6720.8万户,增加383.6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16.8部/百人,减少0.5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76.6部/百人,增加5.8部/百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963.9万户,增长16.9%;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1491.9万个,增长29.7%。
图10 2008—2012年年末电话用户数
  接待国际游客129.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3%和21.7%;接待国内游客2.3亿人次,创收1553.9亿元,分别增长23.0%和30.3%。旅游业总收入1588.3亿元,增长30.1%。
  八、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013.0亿元,比年初增加4447.4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665.1亿元,增加2840.1亿元。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0850.9亿元,比年初增加2699.3亿元。
  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766.2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459.0亿元,下降2.4%;健康和意外伤害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48.5亿元,增长22.0%;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58.7亿元,增长16.0%。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23.9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76.4亿元,增长13.5%;健康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13.9亿元,增长6.2%;财产险业务赔款133.6亿元,增长29.6%。
  九、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
  研究生教育招生12318人,比上年增长4.4%;在学研究生35914人,增长5.4%;毕业生10441人,下降8.9%。普通高等学校113所,本专科招生34.2万人,下降4.7%;在校生116.9万人,增长1.7%;毕业生31.6万人,增长1.5%。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93.4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17.7万人,初中在校生217.4万人,普通小学在校生562.2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96.2万人。
表8 2012年各类学校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情况
指 标  | 学校数 (个)  | 招生数 (万人)  | 在校生数 (万人)  | 毕业生数 (万人)  | 
普通高等学校  | 113  | 34.2  | 116.9  | 31.6  |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 663  | 30.0  | 93.4  | 38.9  | 
普通中学  | 3000  | 116.2  | 335.1  | 112.7  | 
小学  | 12898  | 106.3  | 562.2  | 79.6  | 
  用于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230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占全省生产总值的0.87%,同比提高0.05个百分点。建设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4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5家、重点实验室83家。组织滚动实施的国家和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69项,在建国家重大专项和示范工程项目52项,新增国家重大专项和示范工程项目21项。登记省级以上科技成果3544项,其中国际领先的43项,国际先进的427项,国内领先的2593项,国内先进的481项。专利申请量23241件,授权量15315件,分别比上年增长32.1%和37.7%。截止年底,有效发明专利5838件。签订技术合同4513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7.85亿元,分别增长2.5%和41.8%。
  年末全省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1606个,省级以上检测中心77个。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4个,全年完成对1886个企业的(3c)产品认证。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79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40万台(件)。制定、修订省级标准206项。全省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5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个,有地震台站28个,地震遥测台网2个,海洋观测站4个。测绘部门审核地图60件。全省省级地质环境监测站1个。
  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9个,博物馆75个,文化馆180个,公共图书馆169个,档案馆184个。广播电台12座,中、短波转播发射台31座,调频转播台157座;电视台12座,广播电视台139座,电视转播台252座。有线电视用户750.4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549.1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33%,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26%。全年生产各类影片16部,电视剧9部。出版各类报纸14.9亿份,各类期刊5437万册,图书18457万册。
  十、卫生、体育和社会服务
  年末全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9688个,其中医院3210个,乡镇卫生院196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13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85个,卫生监督、疾病防治机构384个。卫生技术人员31.5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4.3万人,注册护士10.1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9.3万张,其中医院26.4万张,乡镇卫生院6.1万张。乡村医生和卫生员9.4万人。
  我省运动员在4个运动大项中获得6枚奖牌,其中,1枚金牌,1枚银牌,4枚铜牌。在伦敦奥运会上获得1枚银牌,2枚铜牌。在伦敦残奥会上我省运动员共获得13枚金牌,6枚银牌,8枚铜牌。
  年末全省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收养性机构2333个,床位18.6万张。社区服务中心285个,社区服务站1805个。全年全省285.52万人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减少10.98万人,其中,城市居民77.34万人,减少10.74万人,农村居民208.18万人,减少0.24万人。救助城市医疗困难群众13.78万人次,救助农村医疗困难群众57.08万人次。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287.5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7万人。出生人口93.8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88‰;死亡人口46.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6.4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47‰,比上年下降0.03个千分点。全省人户分离的人口为841.52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676.99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543元,比上年增长1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81元,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531元,增长7.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364元,增长13.9%。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3.6%,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总建筑面积32.5平方米,增长0.9%。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6.4平方米,增长2.6%。
图11 2008—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图12 2008—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速
  年末全省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125.6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5.87万人。其中参保职工达813.4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达212.28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628.17万人,增加65.98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35.54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92.63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72.32万人,减少12.7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达501.74万人,增加3.0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694.7万人,增加54.31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180.65万人,增加23.9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634.38万人,增加41.28万人。164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24%。全省列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人数3334.57万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1.2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完成20.9万公顷。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165.3千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53%。全民义务植树1.2亿株。全省森林覆盖率为26%。截止年底,自然保护区达到3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1个。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能耗2.0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3%;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1.8吨标准煤,下降9.8%。
  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727.65万立方米。集中供热面积57564.95万平方米,增长36.9%。
  农作物受灾面积110.8万公顷,增长36.5%。发生森林火灾83起,下降23.85%。因森林火灾造成受害森林面积215.49公顷,下降42.56%。
  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2886人,比上年下降3.22%。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1人,下降10.57%。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248起,造成2503人死亡、4700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0.5亿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1.7人,比上年下降0.21%。
  注释:
  1、本公报2012年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省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农产品生产价格是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
  4、2012年起,国家统计局执行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工业行业大类由原来的39个调整为41个,固定资产投资行业分类也按新的标准进行了调整。
  5、房地产业投资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
  6、原保险保费收入是指保险企业确认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
  7、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是按照行业2011年全面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后的口径测算。
  8、人户分离的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9、流动人口是指人户分离人口中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是指一个直辖市或地级市所辖区内和区与区之间,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
  1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
  11、部分数据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