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3日
 
    2008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强化调控,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 综  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618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增速同比回落2.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34.6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8777.4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5376.6亿元,增长11.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2:52.8:34.0调整为12.6:54.2:33.2。人均生产总值23239元,增长9.3%。
    价格涨幅从高位逐步回落。居民消费价格1-4月持续走高,5月份以后呈现逐月回落态势,全年上涨6.2%。其中城市和农村分别上涨5.2%和8.1%。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分别上涨16.7%和15.9%。农产品生产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分别上涨9.0%和18.6%。
表1  2008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涨跌幅度
指        标  | 指 数  | 比上年增长 (%)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6.2  | 6.2  | 
食品  | 114.4  | 14.4  | 
粮食  | 106.7  | 6.7  | 
肉禽及其制品  | 123.2  | 23.2  | 
蛋  | 105.0  | 5.0  | 
水产品  | 114.7  | 14.7  | 
菜  | 109.9  | 9.9  | 
干鲜瓜果  | 110.0  | 10.0  | 
烟酒及用品  | 104.2  | 4.2  | 
衣着  | 98.2  | -1.8  |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 102.4  | 2.4  |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 103.4  | 3.4  | 
交通和通讯  | 100.4  | 0.4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99.3  | -0.7  | 
居住  | 107.6  | 7.6  | 
    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加大。年末全省就业人员3722.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7.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961.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6%,比上年末提高0.13个百分点,控制在调控目标之内。
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56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2.9%,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实缴税金997.9亿元,增长33.4%,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4.8%,提高5.8个百分点。完成出口145.8亿美元,增长55.7%,占全省出口总值的60.7%,提高5.6个百分点,经济发展的活力增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亏损企业和亏损行业增加、节能降耗任务依然艰巨、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等。
 
二、农  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15.8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2%;粮食单产达每亩314.6公斤,创历史新高;总产量2905.8万吨,增长2.3%,为1999年以来最高水平。棉花生产平稳增长,播种面积69万公顷,增长1.5%;总产量73.7万吨,增长1.7%。油料播种面积51.7万公顷,增长3.7%;总产量152.6万吨,增长10.5%。蔬菜播种面积110.1万公顷,增长2.5%;总产量6684.6万吨,增长3.8%。畜牧业生产保持平稳,肉类、禽蛋、牛奶产量分别达到420.6万吨、411.0万吨和504.5万吨,分别增长5.6%、3.7%和3.1%,水产品产量达96.6万吨,增长6.6%。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实现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8.5%,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继续提高,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5.3%,提高1.7个百分点。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456.1万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8万公顷,有效灌溉率达77.3%;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4万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9558.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6%。实际机耕面积达491.4万公顷,占年末常用耕地面积的比重达83.3%,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当年机械播种面积601.8万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69.1%,提高5.8个百分点;机械收获面积284.6万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32.7%,提高1.7个百分点。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用电量418.9亿千瓦小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7967.6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10.6亿元,增长13.5%,产销率为97.2%。
表2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指        标  | 绝对值  | 比上年增长 (%)  | 
工业增加值  | 6110.6  | 13.5  |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 2402.0  | 8.3  | 
其中:集体企业  | 197.2  | 3.2  | 
股份制企业  | 3610.4  | 15.7  |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 1109.5  | 11.9  | 
其中:轻工业  | 1262.6  | 12.9  | 
重工业  | 4848.0  | 13.6  | 
其中:大中型企业  | 4146.8  | 10.3  | 
    经济效益保持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291.2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私营企业实现利润493.1亿元,增长31.7%。增长较快的行业有:煤炭采选业增长1.7倍、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78.7%、医药制造业增长47.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8.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31.5%、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2.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25.3%。
工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对工业生产的带动作用增强,分别完成增加值837.2亿元和5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和15.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3.7%和8.4%。钢铁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产品结构逐步优化,钢材板带比达55.1%,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传统优势产业整合重组力度加大,组建了河北钢铁集团和冀中能源集团,河北钢铁矿业公司挂牌运营。
表3  2008年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 
  纱  | 万吨  | 95.7  | 7.3  | 
  布  | 亿米  | 35.8  | 23.3  | 
  软饮料  | 万吨  | 162.6  | -10.1  | 
  乳制品  | 万吨  | 236.4  | -8.6  | 
  原煤  | 万吨  | 7914.6  | 1.0  | 
  发电量(全部工业)  | 亿千瓦小时  | 1599.8  | -2.8  | 
  生铁  | 万吨  | 11355.7  | 3.4  | 
  粗钢  | 万吨  | 11589.4  | 4.9  | 
  钢材  | 万吨  | 11571.8  | 10.1  | 
  水泥  | 万吨  | 8953.0  | -1.7  | 
  平板玻璃  | 万重量箱  | 8676.1  | 13.5  | 
  化肥(折纯)  | 万吨  | 211.3  | -0.9  | 
  汽车  | 万辆  | 32.1  | -0.6  | 
  变压器  | 万千伏安  | 13336.6  | 46.2  | 
  彩色照像胶卷  | 万平方米  | 79.6  | -44.2  | 
  化学药品原药  | 万吨  | 56.6  | -1.8  |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809.8亿元,比上年增长3.6%。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5072.6万平方米,增长12.3%;房屋竣工面积5951万平方米,下降5.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70.8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465.1亿元,增长31.2%,增速同比加快2.9个百分点;农村投资1405.6亿元,增长17.7%。
表4  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单位:亿元
指    标  | 绝对值  | 比上年增长 (%)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8870.8  | 28.8  | 
  其中:城镇投资  | 7465.1  | 31.2  | 
    其中:建设项目投资  | 6402.5  | 28.5  | 
          房地产投资  | 1062.6  | 49.8  | 
        农村投资  | 1405.6  | 17.7  |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三次产业投资较快增长。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81.0亿元,比上年增长55.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098.3亿元,增长37.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185.8亿元,增长23.1%。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完成投资3233.7亿元,增长41.2%。其中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行业完成投资2246.7亿元,增长48.8%。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37.2%,同比加快24.4个百分点,占城镇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4.9%提高到5.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快,完成投资1062.6亿元,增长49.8%。其中90平方米以下住宅完成投资337.3亿元,增长1.1倍。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亿元以上在建项目1385个,比上年增加48个;完成投资3112.5亿元,增长29.1%。其中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完成投资327.2亿元,增长36.6%。华能上安电厂三期工程、国华尚义七甲山风电工程、首钢京唐公司钢铁厂、邯钢新区建设、唐山轨道客车时速300公里动车组、中煤旭阳公司200万吨煤化工项目、长城汽车工业园一二三期工程、晶龙集团太阳能电池续建、保定天威英利太阳能三期工程、承唐高速公路、中钢集团滨海实业有限公司8万吨镍铁项目、富士康精密电子(廊坊)有限公司科技园一期工程、香河经纬家具材料装饰城、三河汇福物流园区等一批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880.4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城市零售额2335.7亿元,增长22.3%;农村零售额2544.7亿元,增长22.5%。住宿和餐饮业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实现零售额628.2亿元,增长24.8%。批发和零售业增长平稳,实现零售额4175.4亿元,增长22.3%。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吃、穿、用商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5.4%、22.2%和20.3%。其中,食品类增长27.1%,烟酒类增长29.6%,服装类增长23.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5.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1.5%,汽车类增长21.7%。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较快增长。进出口总值38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5%,其中出口总值240.3亿美元,增长41.3%,增速同比加快12.6和8.7个百分点。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出口总值分别完成76.6亿美元和21.4亿美元,增长50.1%和98.0%;占全省出口的比重分别为31.9%和8.9%,同比提高1.9和3.0个百分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角钢及型钢、钢铁板材出口分别增长1.6倍和1.1倍。积极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拉美、大洋洲、非洲等新兴市场成为新增长点,出口分别增长68.5%、58.9%和47.2%;传统亚洲市场向深度挖掘,出口114.2亿美元,增长42.4%。
 
 
 
表5  2008年全省进出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
指    标  | 绝对值  | 比上年增长 (%)  | 
进出口总值  | 384.2  | 50.5  | 
  其中:进口总值  | 143.9  | 68.8  | 
        出口总值  | 240.3  | 41.3  | 
          其中:一般贸易  | 200.8  | 39.6  | 
                加工贸易  | 34.0  | 45.7  | 
     其中:亚洲  | 114.2  | 42.4  | 
             日本  | 14.7  | 14.0  | 
             韩国  | 32.7  | 74.1  | 
           非洲  | 14.3  | 47.2  | 
           拉丁美洲  | 12.1  | 68.5  | 
           欧洲    | 64.8  | 41.6  | 
                   欧盟  | 52.6  | 47.8  | 
           北美洲  | 31.5  | 25.6  | 
             美国  | 27.3  | 21.7  | 
           大洋洲  | 3.3  | 58.9  | 
     利用外资迈出较大步伐。实际利用外资3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4.2亿美元,增长41.5%。总投资500万美元以上项目到位外资增长48.8%,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资比重达94.2%。新批合同248个,合同外资额28.9亿美元,下降7.4%。装备制造、医药、食品、建材等产业到位外资16.0亿美元,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资比重为46.7%。高新技术产业外商直接投资9.5亿美元,增长97.6%,比上年加快75.2个百分点。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外商直接投资14.0亿美元,增长61.9%,加快13.2个百分点。
 
表6  2008年全省利用外资情况                                           
指    标  | 单位  |   绝对值  | 比上年增长 (%)  | 
实际利用外资  | 亿美元  | 36.3  | 20.8  | 
其中:外商直接投资  | 亿美元  | 34.2  | 41.5  | 
新批三资企业合同  |    |    |    | 
项目数  | 个  | 248  | -32.8  | 
合同总金额  | 亿美元  | 65.5  | -4.7  | 
合同外资额  | 亿美元  | 28.9  | -7.4  | 
期末实有三资企业  | 个  | 4022  | -2.3  | 
历年累计投产企业  | 个  | 2044  | —  | 
其中:当年投产企业  | 个  | 171  | 80.0  | 
    对内开放成效明显。全年引进省外技术5346项,比上年增长1.1%;引进资金1185.7亿元,增长47.2%;引进人才6.5万人,增长29.0%。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新进展。全省签订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合同170份,合同总金额40.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倍;完成营业额16.2亿美元,增长25.3%;外派人数7660人次,下降28.0%。
 
七、交通、邮电业和旅游
   交通邮电业平稳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281.2亿元,比上年增长2.6%。
全年货物周转量5209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5.4%;旅客周转量1236.6亿人公里,增长6.1%。港口吞吐量达4.5亿吨,增长12.5%。全省公路通车里程14.95万公里(包括村路),其中高速公路3234公里,新建成高速公路381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576公里,总里程达71363公里。民用轿车拥有量122.9万辆,增长24.9%,其中私人轿车108.7万辆,增长26.5%。
表7  2008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运输量
指     标  | 单位  | 绝对量  | 比上年增长 (%)  | 
货物周转量  | 亿吨公里  | 5209.0  | -5.4  | 
其中:铁路  | 亿吨公里  | 2738.1  | 6.0  | 
      公路  | 亿吨公里  | 891.0  | 5.7  | 
旅客周转量  | 亿人公里  | 1236.6  | 6.1  | 
其中:铁路  | 亿人公里  | 639.2  | 7.3  | 
      公路  | 亿人公里  | 597.5  | 4.9  | 
港口吞吐量  | 亿吨  | 4.5  | 12.5  |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00年不变价)1076.7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其中,邮政业务量41.4亿元,增长13.8%;电信业务量1035.3亿元,增长26.9%。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2121.3万门,减少95.7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457.5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925.4万户,乡村电话用户532.1万户,分别减少131.6万户、68.9万户和62.7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214.1万户,增加399.3万户。全省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4671.6万户,增加267.7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46.0部/百人,增加4.5部/百人。宽带网用户达387万户,增长36.7%。
    全年接待国际游客75.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8.3%和11.4%;接待国内游客9747万人次,创收535.5亿元,分别下降2.8%和3.8%。旅游业总收入554.5亿元,下降4.4%。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全部财政收入达1820.8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44.6亿元,增长19.7%。财政支出1851.7亿元,增长22.9%。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709.0亿元,比年初增加3353.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453.3亿元,比年初增加1426.8亿元。现金收支相抵净投放货币423.8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保费收入480.6亿元,比上年增长44.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3.1亿元,寿险保费收入351.1亿元,健康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26.4亿元,分别增长22.5%、53.4%和38.4%。各项赔款和给付147.7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60.4亿元,增长35.9%;寿险赔付79.1亿元,增长49.5%;健康和意外伤害险赔付8.2亿元,增长62.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类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研究生招生9234人,比上年增长9.9%,在学研究生25261人,增长11.3%。普通高等学校105所,招生32.0万人,增长8.5%,在校学生100万人,增长7.5%。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05.6万人,普通中学在校生409.3万人,小学在校生475.7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66%。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2%,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幼儿园在园幼儿139.1万人。
表8  2008年各类学校招生和在校生情况
指  标  | 学校数 (个)  | 招生数 (万人)  | 在校生数 (万人)  | 毕业生数 (万人)  | 
普通高等学校  | 105  | 32.0  | 100.0  | 27.1  | 
中等职业学校  | 801  | 40.7  | 105.6  | 31.2  | 
普通中学  | 3885  | 124.9  | 409.3  | 153.5  | 
技工学校  | 161  | 7.1  | 17.4  | 5.1  | 
小学  | 16205  | 91.4  | 475.7  | 80.2  | 
    科技事业成绩明显。科技投入增加,全省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193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107亿元,增长17.8%,占全省生产总值的0.66%。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年末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4.6万人,增长4.3%,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0.5万人,增长5.0%。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建设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302家。全年组织实施重点技术创新项目24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106项,其中在建国家重大专项和示范工程22项,新增国家重大专项和示范工程18项。
    科技成果显著。全年共登记省以上科技成果3049项,其中国际领先的50项,国际先进的525项,国内领先的1871项,国内先进的537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强,专利事业较快发展。全年专利申请量9128件,授权量5496件,分别比上年增长16.2%和2.6%。技术市场活跃。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4100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6.6亿元,分别增长18.8%和0.9%。
综合技术服务能力有所增强。全省共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10个,完成对15876个企业的产品认证。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53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89.6万台(件)。全省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1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8个。有地震台站28个,地震遥测台网2个。测绘部门审核地图31件。全省省级地质环境监测站1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7个,文化馆164个,公共图书馆160个,博物馆55个,档案馆183个。广播电台12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1座;电视台12座。有线电视用户616.3万户。广播电视自然村“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8%。电视剧产量5部。出版全国性和省级报纸19.1亿份,各类杂志4922.0万册,图书1.5亿册。
    卫生事业得到加强。积极推进公共卫生三大体系建设,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1917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100个;卫生技术人员24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0.5万人,护师、护士6.8万人;床位21.5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9.8万张。拥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352个,卫生技术人员1.1万人;妇幼卫生机构186个,卫生技术人员1.3万人;乡镇卫生院1962个,床位4.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4.6万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数占总村数的97%,乡村医生和卫生员8.0万人。已有4668.2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86%。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在全国高水平比赛中,我省运动健儿获金牌8.5枚,银牌16枚,铜牌19枚,其中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共获金牌3枚,残奥会上共获金牌12枚,银牌11枚,铜牌2枚,实现了运动成绩的历史性突破。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全省年末常住人口达到6988.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0.8万人,出生率为13.04‰;死亡人口45.2万人,死亡率为6.49‰;净增人口45.6万人,自然增长率为6.55‰,与上年持平。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441.1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工资性收入8891.5元,增长6.8%;财产性收入224.9元,增长37.3%;转移性收入3946.4元,增长23.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795元,增长11.7%。其中,工资性收入1980元,增长12.8%;财产性收入119元,增长2.4%。居民消费保持了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086.7元,增长10.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26元,增长12.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4.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2%。居民居住条件逐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29.5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0.7平方米。
 
    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83.1万人,比上年增加336.8万人。其中参保职工539.1万人,参保退休人员199.5万人,城镇居民参保344.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达481.7万人,增加8.4万人,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862.5万人,其中参保职工达639.8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达222.7万人。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率为76.5%,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全省264.8万人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农村171.4万人,增加15.7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省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达11.5万张,收养各类人员8.7万人。城镇建立社区服务设施达6806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79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6.0亿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款18.4亿元。
 
十二、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年末实有耕地总资源633.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2万公顷。其中常用耕地面积590.1万公顷,增加0.8万公顷。建设占用耕地0.6万公顷,生态退耕0.2万公顷。
    国土资源调查及地质勘查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7处,其中,金属矿产地5处,非金属矿产地2处。
全年平均降水量557.7毫米,增长20.8%。全年总用水量199.8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0%。其中,生活用水增长1.0%,工业用水减少6.8%,农业用水减少0.3%。人均用水量为285.9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65%。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45.8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完成192.9千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为23.25%。全年达到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为324天。
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节能减排九项措施,大力实施“双三十”示范工程,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不断加大。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长呈现明显放缓势头,综合能源消费量增幅回落,预计全年单位gdp能耗降低率能够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
    全年共发生森林火灾27起,比上年减少77起。因森林火灾造成受害森林面积2.86公顷,减少90.6%。全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425万元,减少74.5%。全年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39起,直接经济损失95万元。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3429人,比上年下降12.1%。亿元gdp死亡人数为0.212人,下降24.3%;工矿商贸企业10万职工死亡人数为1.68人,下降9.2%;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1.06人,增长27.7%。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630起,造成2935人死亡、8056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0.48亿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3.39人,下降16.9%。
 
    注:1、本公报2008年部分数据为快报数。
          2、公报中全省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