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省各族人民在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我省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阶段扶贫开发这两大机遇,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努力解决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国民经济呈现出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结构逐步改善、协调性逐渐增强的良好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经初步核算,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为19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5%,是1985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59.18亿元,比上年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2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59.99亿元,比上年增长13.3%。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上年的20.0%、40.6%和39.4%调整为18.5%、42.4%和39.1%,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 
  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为4957元,按年末汇率折算,约合614美元。 
  二、农业 
  种植业在克服严重春旱和伏旱的情况下保持稳步发展。2005年,全省种植业实现增加值215.27亿元,比上年增长2.8%。粮食种植面积达到307.3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3%。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其中,烤烟种植面积20.6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9.9%;油料种植面积55.5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6%;蔬菜种植面积47.3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6.8%。年末果园面积11.8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7.8%;年末茶园面积5.9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4.2%。主要农产品获得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1152.06万吨,比上年增长0.2%,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油菜籽产量76.51万吨,比上年增长3.5%,创历史最高水平。 
表1 2005年种植业主要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 
 指标名称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 
| 
 粮食   | 
 1152.06   | 
 0.2   | 
| 
 稻谷   | 
 472.80   | 
 -0.9   | 
| 
 玉米   | 
 344.29   | 
 3.1   | 
| 
 薯类   | 
 213.14   | 
 1.4   | 
| 
 油料   | 
 84.89   | 
 2.6   | 
| 
 花生   | 
 7.34   | 
 -7.2   | 
| 
 油菜籽   | 
 76.51   | 
 3.5   | 
| 
 烤烟   | 
 34.45   | 
 14.9   | 
| 
 水果   | 
 95.96   | 
 10.1   | 
| 
 茶叶   | 
 2.29   | 
 18.0   | 
  林业稳步发展。2005年,全省林业实现增加值17.03亿元,比上年增长2.9%。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等生态建设保护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26.73万公顷,其中,新封山育林面积12.99万公顷,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面积11.43万公顷,天保工程0.53万公顷,防护林体系工程1.41万公顷,森林植被恢复造林0.37万公顷。五倍子、山核桃等主要林产品增长较快。 
表2 2005年林业主要产品产量 
单位:吨 
| 
 指标名称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 
| 
 生 漆   | 
 1328   | 
 0.2   | 
| 
 油桐籽   | 
 81669   | 
 -6.2   | 
| 
 油茶籽   | 
 10558   | 
 4.4   | 
| 
 五倍子   | 
 1943   | 
 14.2   | 
| 
 棕 片   | 
 4733   | 
 1.5   | 
| 
 松 脂   | 
 4882   | 
 -12.4   | 
| 
 竹笋片   | 
 9542   | 
 20.6   | 
| 
 核 桃   | 
 6840   | 
 -17.6   | 
| 
 板 栗   | 
 12286   | 
 6.0   | 
| 
 紫 胶 ( 原胶 )   | 
 54   | 
 116.0   | 
| 
 银 杏 ( 白果 )   | 
 907   | 
 14.4   | 
| 
 山核桃   | 
 1075   | 
 13.4   | 
| 
 花 椒   | 
 4264   | 
 5.9   | 
| 
 小杂竹   | 
 173021   | 
 4.2   | 
  畜牧业和渔业保持增长势头。2005年,全省畜牧业实现增加值121亿元,比上年增长9.7%。畜牧业投入增加, 全年新增省级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1600万元,新建45个优质畜产品基地,促进了畜牧业的较快发展。肉类总产量187.01万吨,比上年增长9.3%,主要牲畜出栏头数继续增长。渔业规模继续扩大,水产品产量9.46万吨,比上年增长6.9%。 
表3 2005年畜牧业主要产品产量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 
| 
 肉类   | 
 万吨   | 
 187.01   | 
 9.3   | 
| 
 猪肉   | 
 万吨   | 
 156.19   | 
 9.2   | 
| 
 牛肉   | 
 万吨   | 
 12.50   | 
 9.8   | 
| 
 羊肉   | 
 万吨   | 
 5.50   | 
 9.6   | 
| 
 牛奶   | 
 万吨   | 
 3.75   | 
 3.9   | 
| 
 禽蛋   | 
 万吨   | 
 11.11   | 
 12.0   | 
| 
 家禽出栏数   | 
 万只   | 
 7038.77   | 
 16.6   | 
| 
 猪出栏头数   | 
 万头   | 
 1911.34   | 
 11.9   | 
| 
 牛出栏头数   | 
 万头   | 
 103.08   | 
 12.7   | 
| 
 羊出栏只数   | 
 万只   | 
 280.26   | 
 12.6   |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完成治理改造中低产田土面积3.46万公顷,围绕坡改梯配套修建小水池(窖)2.34万个,增加基本农田1.20万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5万公顷,新建贵州农经网乡镇信息服务站370个。农业装备水平继续提高,新增地电装机9.4万千瓦,新增农机具2.2万台,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011.5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6.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在优势行业带动下实现快速发展。200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完成711.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61.59亿元,比上年增长17.0%。 
表4 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 
 指标名称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561.59   | 
 17.0   | 
|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 
 387.63   | 
 15.1   | 
| 
 其中:集体企业   | 
 8.99   | 
 -0.1   | 
| 
 股份制企业   | 
 234.30   | 
 15.2   | 
|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 
 13.38   | 
 -13.7   | 
| 
 其中:轻工业   | 
 173.25   | 
 25.3   | 
| 
 重工业   | 
 388.34   | 
 13.3   | 
| 
 主要工业行业增加值   | 
 | 
 | 
|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39.82   | 
 23.9   | 
| 
 饮料制造业   | 
 38.15   | 
 27.3   | 
| 
 其中 :酒的制造   | 
 37.34   | 
 27.5   | 
| 
 烟草制品业   | 
 72.27   | 
 25.7   | 
| 
 其中:卷烟制造   | 
 70.97   | 
 25.8   |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52.68   | 
 20.3   | 
| 
 医药制造业   | 
 32.73   | 
 31.6   |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43.82   | 
 -1.2   |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40.34   | 
 -0.4   |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   | 
 6.65   | 
 17.3   |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124.67   | 
 16.6   | 
  2005年,全省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实现增加值在10亿元以上的有10个行业。其中,电力、烟草、饮料、化工和医药五大行业对全省工业增长合计贡献率达到71.8%。原煤、酒、发电量、中成药、氧化铝和化肥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 
表5 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 
| 
 原煤产量(全社会)   | 
 万吨   | 
 10795.50   | 
 10.6   | 
| 
 煤气生产量   | 
 亿立方米   | 
 39.45   | 
 13.5   | 
| 
 磷矿石 (折含 P205 30% )   | 
 万吨   | 
 878.79   | 
 6.7   | 
| 
 发电量   | 
 亿千瓦小时   | 
 786.78   | 
 10.8   | 
| 
 白酒(折 65 度,商品量)   | 
 万千升   | 
 11.74   | 
 26.0   | 
| 
 啤酒   | 
 万千升   | 
 16.55   | 
 20.0   | 
| 
 卷烟   | 
 万箱   | 
 208.21   | 
 6.9   | 
| 
 硫酸(折 100% )   | 
 万吨   | 
 341.10   | 
 18.0   | 
| 
 合成氨   | 
 万吨   | 
 105.95   | 
 5.6   | 
|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总计(折纯)   | 
 万吨   | 
 268.28   | 
 24.6   | 
| 
 其中:磷酸铵肥   | 
 万吨   | 
 227.50   | 
 15.8   | 
| 
 中成药   | 
 万吨   | 
 3.61   | 
 26.9   | 
| 
 轮胎外胎   | 
 万条   | 
 371.66   | 
 4.4   | 
| 
 水泥   | 
 万吨   | 
 1557.97   | 
 9.3   | 
| 
 生铁   | 
 万吨   | 
 249.56   | 
 18.1   | 
| 
 铁合金   | 
 万吨   | 
 122.95   | 
 3.5   | 
| 
 粗钢   | 
 万吨   | 
 237.83   | 
 11.9   | 
| 
 钢材   | 
 万吨   | 
 214.85   | 
 3.9   | 
| 
 铝   | 
 万吨   | 
 41.99   | 
 0.7   | 
| 
 氧化铝   | 
 万吨   | 
 97.43   | 
 11.0   | 
| 
 彩色电视机   | 
 万部   | 
 74.10   | 
 19.1   | 
| 
 家用电冰箱   | 
 万台   | 
 80.17   | 
 11.0   | 
| 
 移动电话机   | 
 万部   | 
 54.91   | 
 82.8   | 
| 
 微硬盘   | 
 万部   | 
 28.18   | 
 -63.0   | 
  工业企业总体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0.04,比上年提高14.59点,是2000年以来最好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75.29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60.17亿元,比上年增长 29.7%。 
  建筑业稳步发展。2005年,全省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0.97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完成施工产值26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9%;完成房屋施工面积3104.7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4%。具有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实现税金总额10.2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投资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2005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跃上1000亿元台阶,达到1014.63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净增加145.38亿元。 
表6 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 
| 
 指标名称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 
 1014.63   | 
 17.8   | 
|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 
 916.09   | 
 18.0   | 
|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 
 98.54   | 
 15.9   | 
| 
 其中:基本建设   | 
 530.41   | 
 12.3   | 
| 
 更新改造   | 
 181.14   | 
 19.4   | 
| 
 房地产开发   | 
 153.31   | 
 26.0   | 
| 
 其中:第一产业   | 
 24.10   | 
 16.4   | 
| 
 第二产业   | 
 424.57   | 
 22.1   |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33.13   | 
 67.2   | 
| 
 电力生产和供应业   | 
 233.21   | 
 24.8   | 
| 
 第三产业   | 
 565.96   | 
 14.9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43.52   | 
 11.4   | 
  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5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 
  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2005年,全省公路建设投资达到117.4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开工建设了兴仁至顶效高速公路、贵遵公路扎佐至南白段改扩建工程、贵阳过境高速公路、黔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贵州段、黄织铁路、贵阳铁路枢纽和龙洞堡机场扩建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和改造二级公路500公里,完成油路建设3000公里,完成通村道路建设10000公里,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由上年的88.9%提高到91.6%。遵崇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黎平机场建成通航。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4.69万公里,比上年增长1.7%,其中高速公路里程577公里,比上年增长39.7%。 
  以“西电东送”项目为重点的能源建设进展加快。2005年,全省电力建设投资达到233.21亿元,比上年增长24.8%。第一批“西电东送”电源项目除索风营电站还有一台机组以外,全部建成投产。第二批电源项目中的构皮滩电站、思林电站、光照电站、盘南电厂一期、大方电厂、纳雍二电厂、鸭溪电厂、黔西电厂、大龙电厂等正在抓紧建设。后续电源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全年新增发电装机258.25万千瓦,贵州电网统调装机总容量突破1300万千瓦,达到1324万千瓦;新增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能力252万千伏安。配套煤矿建设步伐加快,中岭、青龙、大洞口等一批配套煤矿基本建成,已进入验收阶段。全年完成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投资33.13亿元,比上年增长67.2%,新增原煤开采能力788.90万吨/年。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6.92亿元,比上年增长13.4%,是1998 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城乡消费品市场实现较快增长,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8%,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0%。住宿餐饮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表7 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情况 
单位:亿元 
| 
 指标名称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606.92   | 
 13.4   | 
| 
 其中:市   | 
 362.74   | 
 13.8   | 
| 
 县   | 
 115.80   | 
 13.5   | 
| 
 县以下   | 
 128.38   | 
 12.0   | 
| 
 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   | 
 531.86   | 
 13.8   | 
| 
 住宿餐饮业   | 
 64.69   | 
 10.3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低位运行。2005年,受粮油、肉类、禽蛋等农产品价格平稳和医疗、教育等服务项目价格涨幅回落的影响,市场物价低位运行,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0%,涨幅比上年降低3个百分点。 
表8 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指标名称   | 
 价格指数   | 
 比上年增长( % )   |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101.0   | 
 1.0   | 
| 
 其中:城市   | 
 100.6   | 
 0.6   | 
| 
 农村   | 
 102.1   | 
 2.1   | 
| 
 其中:食品   | 
 101.3   | 
 1.3   | 
| 
 粮食   | 
 100.4   | 
 0.4   | 
| 
 肉禽及其制品   | 
 100.8   | 
 0.8   | 
| 
 水产品   | 
 106.2   | 
 6.2   | 
| 
 蛋   | 
 102.1   | 
 2.1   | 
| 
 菜   | 
 103.7   | 
 3.7   | 
| 
 干鲜瓜果   | 
 100.1   | 
 0.1   | 
| 
 烟酒及用品   | 
 100.1   | 
 0.1   | 
| 
 衣着   | 
 99.3   | 
 -0.7   | 
|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 
 99.4   | 
 -0.6   | 
|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 
 100.5   | 
 0.5   | 
| 
 交通和通讯   | 
 99.4   | 
 -0.6   |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99.0   | 
 -1.0   | 
| 
 居住   | 
 106.4   | 
 6.4   | 
  注:以上价格指数均以上年为100。 
  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上涨。全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0.2%,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7.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7.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比上年上涨1.4%。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对外贸易有所回落。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4.0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7.3%。其中,进口总额5.4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5.8%;出口总额8.5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0.9%。 
表9 2005年对外贸易情况 
单位:亿美元 
| 
 指标名称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 
| 
 进出口总额   | 
 14.04   | 
 -7.3   | 
| 
 其中:进口总额   | 
 5.45   | 
 -15.8   | 
| 
 其中:一般贸易   | 
 3.94   | 
 -7.3   | 
| 
 加工贸易   | 
 1.40   | 
 -13.5   | 
| 
 其中:机电产品   | 
 1.97   | 
 -30.1   | 
|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   | 
 0.78   | 
 -57.8   | 
| 
 出口总额   | 
 8.59   | 
 -0.9   | 
| 
 其中:一般贸易   | 
 5.70   | 
 -7.2   | 
| 
 加工贸易   | 
 2.89   | 
 14.3   | 
| 
 其中:机电产品   | 
 2.02   | 
 -11.7   | 
|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   | 
 0.74   | 
 -42.6   | 
  吸引外资力度加大。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0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76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4.8%。 
  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2005年,全省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099.4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0%;实现旅游总收入251.14亿元,比上年增长49.9%,增幅是2000年以来最高水平。 
表10 2005年旅游业发展情况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 
| 
 省内旅游人数   | 
 万人次   | 
 3099.46   | 
 25.0   | 
| 
 全省旅游总收入   | 
 亿元   | 
 251.14   | 
 49.9   | 
| 
 境外入境旅游人数   | 
 万人次   | 
 27.62   | 
 19.6   | 
| 
 其中:外国人   | 
 万人次   | 
 9.26   | 
 21.3   | 
| 
 港澳台同胞   | 
 万人次   | 
 18.36   | 
 19.4   | 
|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 
 万美元   | 
 10141.36   | 
 26.5   |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能力继续提高。铁路、公路、水运完成货物周转量572.1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9%;铁路、公路、水运完成旅客 
  周转量305.67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1.5%。 
表11 2005年运输周转量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 
| 
 货物周转量   | 
 亿吨公里   | 
 572.13   | 
 3.9   | 
| 
 其中:铁路   | 
 亿吨公里   | 
 469.89   | 
 2.1   | 
| 
 公路   | 
 亿吨公里   | 
 94.15   | 
 11.7   | 
| 
 水运   | 
 亿吨公里   | 
 8.09   | 
 36.9   | 
| 
 民航货邮吞吐量   | 
 万吨   | 
 3.33   | 
 11.0   | 
| 
 旅客周转量   | 
 亿人公里   | 
 305.67   | 
 11.5   | 
| 
 其中:铁路   | 
 亿人公里   | 
 138.98   | 
 14.1   | 
| 
 公路   | 
 亿人公里   | 
 164.91   | 
 9.4   | 
| 
 水运   | 
 亿人公里   | 
 1.78   | 
 14.8   | 
| 
 民航旅客吞吐量   | 
 万人   | 
 307.75   | 
 10.4   |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75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68.12亿元,比上年增长34.4%;邮政业务总量6.88亿元,比上年增长12.4%。移动电话用户、互联网用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5.8%和33.0%。 
表12 2005年邮电发展情况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 
| 
 邮电业务总量(现价)   | 
 亿元   | 
 175.00   | 
 33.4   | 
| 
 电信业务总量   | 
 亿元   | 
 168.12   | 
 34.4   | 
| 
 邮政业务总量   | 
 亿元   | 
 6.88   | 
 12.4   | 
| 
 年末交换机总容量   | 
 万门   | 
 1351.50   | 
 17.6   | 
| 
 本年新增局用交换机   | 
 万门   | 
 209.20   | 
 32.2   | 
|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   | 
 万户   | 
 466.50   | 
 20.4   | 
| 
 其中:本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   | 
 万户   | 
 77.80   | 
 41.6   | 
| 
 其中:城市电话用户   | 
 万户   | 
 289.30   | 
 14.8   | 
| 
 农村电话用户   | 
 万户   | 
 177.20   | 
 30.8   | 
| 
 年末移动电话用户   | 
 万户   | 
 509.40   | 
 15.8   | 
| 
 其中:本年移动电话新增用户   | 
 万户   | 
 69.45   | 
 -36.2   | 
| 
 电话普及率   | 
 部 / 百人   | 
 25.50   | 
 20.3   | 
| 
 年末互联网用户   | 
 万户   | 
 72.60   | 
 33.0   |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增长较快。2005年,全省完成财政总收入366.28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82.41亿元,比上年增长22.2%。一般预算支出520.49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农业、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支出大幅度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41.4%、26.1%和32.1%。 
表13 2005年财政收支情况 
单位:亿元 
| 
 指标名称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 
| 
 财政总收入   | 
 366.28   | 
 23.5   | 
|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   | 
 182.41   | 
 22.2   | 
| 
 其中:工商税收   | 
 109.53   | 
 25.4   | 
| 
 企业收入   | 
 18.98   | 
 39.1   | 
| 
 一般预算支出   | 
 520.49   | 
 24.4   | 
| 
 其中:基本建设支出   | 
 41.43   | 
 8.3   | 
| 
 农业支出   | 
 24.44   | 
 41.4   | 
| 
 教育支出   | 
 93.03   | 
 26.1   | 
| 
 科学支出   | 
 3.04   | 
 15.3   | 
| 
 医疗卫生支出   | 
 25.82   | 
 32.1   | 
| 
 行政管理费   | 
 65.43   | 
 28.0   | 
| 
 社会保障补助支出   | 
 25.34   | 
 10.6   | 
  注:一般预算收入即为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支出即为地方财政支出。 
  金融业稳健发展。2005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777.5亿元,比年初增加418.3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303.9亿元,比年初增加334.6亿元。 
表14 2005年金融机构信贷收支情况 
单位:亿元 
| 
 指标名称   | 
 绝对数   | 
 比年初增加额   | 
| 
 存款余额   | 
 2777.5   | 
 418.3   | 
| 
 其中:国家银行存款   | 
 2032.4   | 
 234.4   | 
| 
 其中:企业存款   | 
 895.8   | 
 41.8   | 
|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 
 1350.9   | 
 256.4   | 
| 
 贷款余额   | 
 2303.9   | 
 334.6   | 
| 
 其中:国家银行贷款   | 
 1757.7   | 
 195.5   | 
| 
 其中:短期贷款   | 
 775.5   | 
 108.1   | 
| 
 其中:工业贷款   | 
 200.3   | 
 3.8   | 
| 
 农业贷款   | 
 179.1   | 
 37.8   | 
| 
 中长期贷款   | 
 1466.1   | 
 207.3   | 
  保险业快速发展。2005年全省商业保险保费收入为40.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0%。 
  证券市场在规范中发展。2005年末,投资者帐户数为21.60万户,比年初增加0.70万户。全年股票交易额为170.40亿元,比上年下降31.0%。 
表15 2005年保险业收付情况 
单位:亿元 
| 
 指标名称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 
| 
 保费收入   | 
 40.45   | 
 20.0   | 
| 
 其中:财产险   | 
 14.42   | 
 13.0   | 
| 
 人身意外伤害险   | 
 2.64   | 
 53.5   | 
| 
 健康险   | 
 2.12   | 
 18.7   | 
| 
 寿险   | 
 21.27   | 
 22.0   | 
| 
 各项赔款和给付   | 
 11.68   | 
 13.6   | 
| 
 其中:财产险   | 
 7.30   | 
 16.6   | 
| 
 人身意外伤害险   | 
 0.83   | 
 2.0   | 
| 
 健康险   | 
 0.84   | 
 11.3   | 
| 
 寿险   | 
 2.71   | 
 10.6   |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5年,全年新增10个县实现“两基”教育,“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3.9%。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186万名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和杂费,对12.4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生给予了生活补助。继续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高等教育经过结构调整、资源整合和体制改革,教育规模继续扩大,贵州大学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 
表16 2005年教育事业情况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 
| 
 全省各级各类学校   | 
 万所   | 
 3.93   | 
 4.5   | 
| 
 其中:在校学生   | 
 万人   | 
 1166.55   | 
 2.0   | 
| 
 教职工   | 
 万人   | 
 44.53   | 
 1.4   | 
| 
 其中:专任教师   | 
 万人   | 
 35.26   | 
 4.9   | 
| 
 普通高校   | 
 所   | 
 34   | 
 持平   | 
| 
 招 生   | 
 万人   | 
 6.86   | 
 13.2   | 
| 
 在校生   | 
 万人   | 
 20.68   | 
 15.0   | 
| 
 毕业生   | 
 万人   | 
 3.87   | 
 24.4   | 
| 
 研究生培养单位   | 
 个   | 
 7   | 
 持平   | 
| 
 在学研究生   | 
 万人   | 
 0.62   | 
 37.8   | 
| 
 毕业生   | 
 万人   | 
 0.08   | 
 33.3   | 
| 
 普通高中   | 
 所   | 
 473   | 
 4.7   | 
| 
 招 生   | 
 万人   | 
 19.38   | 
 11.6   | 
| 
 在校生   | 
 万人   | 
 49.52   | 
 11.5   | 
| 
 毕业生   | 
 万人   | 
 11.92   | 
 25.6   | 
| 
 初中学校   | 
 所   | 
 2262   | 
 增加 1 所   | 
| 
 招 生   | 
 万人   | 
 72.28   | 
 -1.7   | 
| 
 在校生   | 
 万人   | 
 209.09   | 
 0.2   | 
| 
 毕业生   | 
 万人   | 
 63.87   | 
 9.1   | 
|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   | 
 %   | 
 98.66   | 
 3.66 (百分点)   | 
| 
 普通小学   | 
 所   | 
 14258   | 
 增加 1 所   | 
| 
 招 生   | 
 万人   | 
 77.22   | 
 -7.7   | 
| 
 在校生   | 
 万人   | 
 473.76   | 
 -1.2   | 
| 
 毕业生   | 
 万人   | 
 74.21   | 
 -3.2   | 
| 
 学龄儿童入学率   | 
 %   | 
 98.33   | 
 0.57 (百分点)   | 
| 
 特殊教育   | 
 所   | 
 39   | 
 2.6   | 
| 
 招 生   | 
 万人   | 
 0.21   | 
 23.5   | 
| 
 在校生   | 
 万人   | 
 1.47   | 
 9.7   | 
| 
 幼儿园在园幼儿   | 
 万人   | 
 69.14   | 
 5.2   |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研能力提高。2005年,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贵州)基地通过验收,成为全国首家挂牌的基地。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顺利推进。建立了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中心6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为55.99万人,比上年增长1.9%。全年国家安排给我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6项、国家“863”计划项目5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试产项目32项。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登记数达151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25项,应用技术成果126项。 
  知识产权意识增强。2005年,全省专利申请量创历史新高,当年申请量达到2226件,比上年增长49.8%;授权专利925件,比上年增长25.5%。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增幅位于全国前列,当年申请量在全国的排名由26位上升到23位。 
  综合技术服务取得新的成绩。年末全省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达到57个,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92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达到30.15万台件,比上年增长75.1%。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稳步发展。2005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6个、文化馆87个、博物馆10个、公共图书馆90个。有线电视用户278.11万户,电视台和广播电台82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83.3%,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0.5%,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档案馆98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36.06万卷,比上年增长2.6%。 
  卫生医疗保健事业不断发展。全年省级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艾滋病防治,对12万农户实施地氟病防治改炉改灶工程,改水累计受益人口2269.79万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县已增加到10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226万人。全面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启动19个县(市、区)城镇医疗救助试点。开工建设395个乡镇卫生院项目。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表17 2005年卫生事业情况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 
| 
 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   | 
 万人次   | 
 1800   | 
 4.9   | 
| 
 病床使用率   | 
 %   | 
 65   | 
 1.6 (百分点)   | 
| 
 医院、卫生院床位数   | 
 万张   | 
 6   | 
 3.3   | 
| 
 执业(助理)医生数   | 
 人   | 
 38000   | 
 4.4   | 
| 
 注册护士数   | 
 人   | 
 22300   | 
 3.2   | 
  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全年有27个项目在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中获奖,其中获得世界冠军1项。 
  十一、人口 
  2005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4.59‰, 死亡率为7.2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38‰。年末常住总人口(常住一年及以上)3931.1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42万人。 
表18 2005年常住总人口及构成情况 
单位:万人 
| 
 指标名称   | 
 绝对数   | 
 比重( % )   | 
| 
 年末常住总人口   | 
 3931.12   | 
 100.0   | 
| 
 其中:城镇   | 
 1055.90   | 
 26.9   | 
| 
 乡村   | 
 2875.22   | 
 73.1   | 
| 
 其中:男性   | 
 2026.10   | 
 51.5   | 
| 
 女性   | 
 1905.02   | 
 48.5   | 
  十二、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2005年,全省从业人员2220万人,比上年增长1.6%。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66万人,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13万人,其中,安排“4050”人员再就业1.37万人。 
表19 2005年从业人员情况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 
| 
 从业人员   | 
 万人   | 
 2220.00   | 
 1.6   | 
| 
 其中:城镇从业人员   | 
 万人   | 
 434.00   | 
 3.8   | 
| 
 其中:第一产业   | 
 万人   | 
 25.17   | 
 -7.2   | 
| 
 第二产业   | 
 万人   | 
 110.67   | 
 1.5   | 
| 
 第三产业   | 
 万人   | 
 298.16   | 
 5.8   | 
| 
 城镇就业结构:第一产业   | 
 %   | 
 5.8   | 
 -0.7 (百分点)   | 
| 
 第二产业   | 
 %   | 
 25.5   | 
 -0.6 (百分点)   | 
| 
 第三产业   | 
 %   | 
 68.7   | 
 1.3 (百分点)   | 
| 
 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人数   | 
 万人   | 
 12.35   | 
 6.4   | 
|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4.27   | 
 0.17 (百分点)   |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两个确保”实现100%后继续得到巩固,完善了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表20 2005年社会保险情况 
单位:万人 
| 
 指标名称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 
|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 
 183.31   | 
 5.0   | 
| 
 其中:职工人数   | 
 131.68   | 
 5.5   | 
| 
 离退休人员人数   | 
 51.63   | 
 3.2   | 
| 
 参加失业保险人数   | 
 129.32   | 
 -0.5   | 
| 
 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   | 
 1.26   | 
 5.9   | 
| 
 城市低保覆盖面人数   | 
 49.19   | 
 3.6   | 
|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 
 179.72   | 
 19.0   | 
| 
 参加工伤保险人数   | 
 63.59   | 
 100.7   | 
| 
 参加生育保险人数   | 
 51.85   | 
 21.8 倍   | 
  社会福利和救助事业健康发展。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数10046人,比上年增长3.5%。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707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49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97亿元,比上年增长65.4%;直接接受社会捐赠2116万元,比上年增长73.2%。 
  十三、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05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47.13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156.27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1.4%。八大类消费项目均实现增长,其中,医疗保健类比上年增长33.8%,居住类增长24.6%,衣着类增长20.1%,杂项商品及服务类增长20.1%,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增长17.1%,食品类增长8.7%,交通通讯类增长4.0%,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增长2.3%。 
  城镇居民家庭拥有汽车、空调、摄像机和电脑等高档新兴产品的数量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分别比上年增长376.3%、67.1%、31.6%和14.1%。 
表21 2005年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年末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 
| 
 家用空调器   | 
 台   | 
 10.66   | 
 67.1   | 
| 
 摄像机   | 
 架   | 
 2.79   | 
 31.6   | 
| 
 家用电脑   | 
 台   | 
 23.99   | 
 14.1   | 
| 
 移动电话   | 
 部   | 
 119.22   | 
 23.1   | 
| 
 彩色电视机   | 
 台   | 
 124.51   | 
 -0.6   | 
| 
 电冰箱   | 
 台   | 
 86.13   | 
 -0.3   | 
| 
 家用汽车   | 
 辆   | 
 1.81   | 
 376.3   | 
  城镇居民家庭居住条件有所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1.60平方米,有96.2%的居民家庭住上了单元配套住房,居室内有厕所浴室的家庭比重为39.5%,使用管道煤气为燃料的家庭比重为26.5%。 
  农民收入继续增长。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877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5.2%。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52.39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6.1%,其中,食品支出819.87元,比上年增长8.7%;居住支出235.50元,比上年增长41.9%;交通和通讯支出99.22元,比上年增长40.9%;文化教育娱乐支出160.91元,比上年增长14.8%。 
  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热水器、电冰箱、移动电话等家电产品和摩托车大幅度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70.6%、49.5%、47.3%和38.2%。 
表22 2005年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年末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 
| 
 洗衣机   | 
 台   | 
 24.8   | 
 26.0   | 
| 
 摩托车   | 
 辆   | 
 14.0   | 
 38.2   | 
| 
 彩色电视机   | 
 台   | 
 56.8   | 
 20.4   | 
| 
 热水器   | 
 台   | 
 2.9   | 
 70.6   | 
| 
 电话机   | 
 部   | 
 24.6   | 
 14.4   | 
| 
 移动电话   | 
 部   | 
 19.0   | 
 47.3   | 
| 
 电冰箱   | 
 台   | 
 5.8   | 
 49.5   | 
  农村居民家庭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人均住房面积23.5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6%,其中,钢筋混凝土和砖木结构面积18.75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 
  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扎实推进。全省又有31.70万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完成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农户4万人,净减少绝对贫困人口11万左右、低收入贫困人口12万左右。 
  十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建成烟尘控制区54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344.60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7.7%。对空气质量实施监测的城市中,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有6个,达到三级标准的城市有3个。全省9个中心城市的20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5.0%。 
  生态环境建设扎实推进。全省已建立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和单位26个,比上年增加4个。自然保护区达到13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96.10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为5.5%。全年新建沼气池21.24万口,比上年增长74.1%。通过积极推进农村沼气 池建设,达到了既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又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目的。 
  循环经济进入具体实施阶段。贵阳市被列为全国第一批10个循环经济试点省市之一,在9家重点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试点,开阳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标志着我省循环经济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2005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但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单位产值能耗高,煤电供求紧张状况尚未根本缓解,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较高等。 
注: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