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
2007年,全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力拚搏,加快发展,经济发展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达到5885.88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64.58 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2335.39 亿元,增长20.5%;第三产业增加值2285.91亿元,增长14.2%。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1.5%、39.7%和38.8%。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3%、53.5%和38.2%。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408元。

全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6.1%,其中服务价格上涨4.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3%。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21.5%。房屋销售价格上涨7.8%。
表1     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 
 指    标  | 
       | ||
| 
 全区  | 
 城市  | 
 农村  | |
| 
 居民消费价格  | 
 6.1  | 
 5.6  | 
 6.8  | 
| 
 食  品  | 
 14.1  | 
 13.3  | 
 15.3  | 
| 
     其中:粮食  | 
 6.4  | 
 7.9  | 
 4.2  | 
| 
 烟酒及用品  | 
 1.1  | 
 1.7  | 
 0.1  | 
| 
 衣  着  | 
 2.7  | 
 1.2  | 
 4.9  | 
|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 
 1.4  | 
 1.8  | 
 0.9  | 
|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 
 3.0  | 
 2.2  | 
 4.3  | 
| 
 交通和通信  | 
 -0.1  | 
 -0.4  | 
 0.5  |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0.1  | 
 0.7  | 
 -0.9  | 
| 
 居  住  | 
 5.6  | 
 4.2  | 
 7.7  | 
年末全区就业人员2769万人,增长0.33%。城镇新增就业34.37万人,比上年增加7.03万人,增长25.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79%,比上年末下降0.36个百分点。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1898元,比上年增加3834元,增长21.2%。
全年财政收入703.88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18.83亿元,增长22.3%。各项税收收入282.68亿元,增长25.5%。一般预算支出977.27亿元,增长34.0%。
一至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32.81、130.40、133.25、131.50,处于景气区间,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6.23点、8.66点、8.41点、3.44点。一至四季度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 125.92、127.72 、125.35 、127.92,处于景气区间,同比分别提高12.07点、11.7点、6.24点、2.53点。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260.7千公顷,比上年减少65.6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10.7千公顷,减少1.2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146.7千公顷,增加14.9千公顷;烤烟种植面积13.7千公顷,减少2.2千公顷;果园面积883.7千公顷,增加16.3千公顷;桑园面积151.5千公顷,增加40.4千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551.4万吨,比上年增加12.4万吨,增长0.8%;油料产量67.0万吨,增长4.4%;蔬菜产量(含菌类)2352.1万吨,增长4.6%;园林水果产量690.9万吨,增长12.7%,其中荔枝产量49.7万吨,增长38.4%;龙眼产量40.7万吨,增长5.5%;香蕉产量140.5万吨,增长13.0%。
表2     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万吨
| 
 产品名称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 
 粮    食  | 
 1551.4  | 
 0.8  | 
| 
     #稻谷  | 
 1211.4  | 
 0.8  | 
| 
     #早稻  | 
 582.1  | 
 0.1  | 
| 
     晚稻  | 
 544.4  | 
 1.1  | 
| 
     玉米  | 
 213.8  | 
 0.9  | 
| 
     大豆  | 
 38.2  | 
 1.1  | 
| 
 油    料  | 
 67.0  | 
 4.4  | 
| 
 花生  | 
 60.0  | 
 4.9  | 
| 
 烤    烟  | 
 2.4  | 
 -7.9  | 
| 
 蔬    菜(含菌类)  | 
 2352.1  | 
 4.6  | 
| 
 园林水果  | 
 690.9  | 
 12.7  | 
| 
 茶    叶  | 
 3.4  | 
 20.4  | 
| 
 木    薯  | 
 186.4  | 
 -0.6  | 
 
肉猪出栏量下降2.3%;肉牛出栏量增长7.0%;肉羊出栏量增长5.5%;家禽出栏量增长10.7%。全年肉类总产量452.3万吨,增长1.6%。其中,猪肉产量308.5万吨,下降1.9%;牛肉产量19.5万吨,增长6.9%;羊肉产量4.3万吨,增长6.6%;禽肉产量116.7万吨,增长10.6%。牛奶产量7.0万吨,增长11.0%。蚕茧产量23.2万吨,增长17.5%。水产品产量380.6万吨,增长4.1%,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79.7万吨,增长1.6%。
  全年木材采伐量1139.4万立方米,增长24.4%。松脂产量43.9万吨,增长14.1%。
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2127.2万千瓦,增长5.8%。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6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7.4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001.17亿元,比上年增长2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30.88亿元,增长26.5%;产品销售率95.5%;工业新产品产值489.09亿元,增长29.9%;工业品出口交货值262.80亿元,增长34.2%。
表3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 
 指    标  | 
 增加值  | 
 比上年增长%  |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1430.88  | 
 26.5  | 
|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 
 550.99  | 
 19.7  | 
| 
 其中:大中型企业  | 
 758.72  | 
 17.9  | 
| 
 其中:国有企业  | 
 276.68  | 
 16.4  | 
| 
 集体企业  | 
 36.33  | 
 27.4  | 
| 
     股份合作企业  | 
 14.44  | 
 48.7  | 
| 
     股份制企业  | 
 753.5, 2  | 
 32.5  | 
|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 
 272.51  | 
 18.9  | 
|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 
 77.41  | 
 34.5  | 
| 
 其中:轻工业  | 
 471.96  | 
 24.3  | 
| 
     重工业  | 
 958.92  | 
 27.7  | 
    从主要行业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148.65亿元,增长22.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168.48亿元,增长25.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109.55亿元,增长18.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109.29亿元,增长18.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79.23亿元,增长26.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46.39亿元,增长57.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88.11亿元,增长20.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190.45亿元,增长22.9%,其中制糖业增加值110.33亿元,增长27.8%。
发电量682.81亿千瓦小时,增长30.5%;钢材产量984.91万吨,增长37.7%;内燃机7609.83万千瓦,增长29.6%;汽车产量60.48万辆,增长16.6%;水泥产量4350.48万吨,增长19.0%。
表4     200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 
 产品名称  | 
 单  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 
 发酵酒精  | 
 万升  | 
 55974.40  | 
 32.2  | 
| 
 卷    烟  | 
 万箱  | 
 120.75  | 
 9.8  | 
| 
 机制纸及纸板  | 
 万吨  | 
 163.44  | 
 12.8  | 
| 
 原  煤  | 
 万吨  | 
 721.48  | 
 6.0  | 
| 
 发电量  | 
 亿千瓦小时  | 
 682.81  | 
 30.5  | 
| 
     其中:火电  | 
 亿千瓦小时  | 
 359.28  | 
 28.5  | 
| 
     水电  | 
 亿千瓦小时  | 
 323.53  | 
 32.8  | 
| 
 粗  钢  | 
 万吨  | 
 765.67  | 
 22.5  | 
| 
 钢  材  | 
 万吨  | 
 984.91  | 
 37.7  | 
| 
 十种有色金属  | 
 万吨  | 
 81.31  | 
 8.8  | 
| 
     其中:电解铝  | 
 万吨  | 
 31.84  | 
 29.5  | 
| 
 锌  | 
 万吨  | 
 28.89  | 
 13.2  | 
| 
 万吨  | 
 96.50  | 
 2.3  | |
| 
 水  泥  | 
 万吨  | 
 4350.48  | 
 19.0  | 
| 
 硫  酸  | 
 万吨  | 
 189.64  | 
 5.2  | 
| 
 烧  碱  | 
 万吨  | 
 28.68  | 
 10.2  | 
| 
 化  肥(折100%)  | 
 万吨  | 
 91.08  | 
 -11.1  | 
| 
 内燃机  | 
 万千瓦  | 
 7609.83  | 
 29.6  | 
| 
 汽  车  | 
 万辆  | 
 60.48  | 
 16.6  | 
| 
 小型拖拉机  | 
 万台  | 
 15.81  | 
 13.9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6.4,比上年提高24.7点;主营业务收入4279.84亿元,增长35.7%;利税总额520.10亿元,增长35.6%;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269.53亿元,增长43.6%。
表5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55.1
| 
 指    标  | 
 利润总额  | 
 比上年增长%  |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 
 269.53  | 
 43.6  | 
|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 
 121.70  | 
 46.1  | 
| 
 其中:大中型企业  | 
 192.33  | 
 30.8  | 
| 
 其中:国有企业  | 
 56.22  | 
 26.7  | 
| 
 集体企业  | 
 3.25  | 
 39.2  | 
| 
     股份合作企业  | 
 1.22  | 
 -0.8  | 
| 
     股份制企业  | 
 127.60  | 
 49.1  | 
|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 
 74.71  | 
 52.1  | 
|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 
 6.53  | 
 28.7  | 
| 
 其中:轻工业  | 
 92.22  | 
 25.6  | 
| 
     重工业  | 
 177.31  | 
从行业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29.09亿元,增长1.9倍;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利润17.07亿元,增长1.3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利润14.18亿元,增长1.7倍;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23.02亿元,增长61.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25.38亿元,下降8.5%;电力热力行业实现利润27.04亿元,增长6.1%;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利润49.82亿元,下降5.8%;烟草制品业实现利润11.54亿元,增长1.8倍。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34.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13.92亿元,增长32.7%;上缴税金21.26亿元,增长22.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70.47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627.54亿元,增长31.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42.93亿元,增长36.7%。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438.54亿元,增长22.9%;更新改造投资527.05亿元,增长41.6%;其他投资125.28亿元,增长51.4%;房地产开发投资536.67亿元,增长45.1%。

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从投资主体看,国有单位投资976.44亿元,比上年增长21.4%;非国有单位投资1651.10亿元,增长38.6%,其中民间投资1408.97亿元,增长37.2%。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68.92亿元,增长40.8%;第二产业投资1107.29亿元,增长33.2%,其中工业投资1094.29亿元,增长32.7%;第三产业投资1451.32亿元,增长30.1%。
表6   2007年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 
 行    业  | 
 投资额  | 
 比上年增长%  | 
| 
 总    计  | 
 2627.54  | 
 31.7  | 
| 
 农林牧渔业  | 
 68.92  | 
 40.8  | 
| 
 采矿业  | 
 78.10  | 
 66.7  | 
| 
 制造业  | 
 722.93  | 
 46.2  |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293.26  | 
 3.5  |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269.95  | 
 1.5  | 
| 
 建筑业  | 
 13.00  | 
 97.6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299.76  | 
 21.8  | 
| 
     #邮政业  | 
 0.75  | 
 -53.1  | 
| 
     交通运输业  | 
 290.86  | 
 23.4  |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31.75  | 
 -7.5  | 
| 
 批发和零售业  | 
 46.48  | 
 37.9  | 
| 
 住宿和餐饮业  | 
 36.30  | 
 43.3  | 
| 
 金融业  | 
 2.51  | 
 -5.9  | 
| 
 房地产业  | 
 562.68  | 
 43.6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6.62  | 
 133.8  |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13.29  | 
 117.0  |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255.39  | 
 17.7  |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3.54  | 
 58.2  | 
| 
 教育  | 
 59.06  | 
 21.7  |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21.20  | 
 12.7  |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8.03  | 
 9.3  |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84.72  | 
 30.0  | 
全年商品住宅投资353.80亿元,比上年增长42.2%。商品房施工面积6029.26万平方米,增长28.1%,其中住宅4814.36万平方米,增长31.3%。商品房竣工面积1313.69万平方米,增长15.9%,其中住宅1080.09万平方米,增长13.6%。商品房销售面积1999.77万平方米,增长33.1%,其中住宅1834.30万平方米,增长33.7%。商品房销售额509.55亿元,增长54.5%,其中住宅439.46亿元,增长62.3%。房地产业增加值235.48亿元,增长17.0%。
全区年新增公路里程3884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94202公里,其中新增高速公路里程334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879公里。新增港口吞吐能力3164万吨,港口总吞吐能力达到10613万吨,其中新增沿海港口吞吐能力2733万吨,沿海港口总吞吐能力达到6853万吨。新增发电机组容量640万千瓦,发电机组总容量达到1946万千瓦。
表7  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 
 指    标  | 
 单 位  | 
 绝对数  | 
| 
 新增发电机组容量  | 
 万千瓦  | 
 640  | 
| 
 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  | 
 万千伏安  | 
 664  | 
| 
 新增公路里程  | 
 公里  | 
 3884  | 
| 
 其中:高速公路  | 
 公里  | 
 334  | 
| 
 新增港口吞吐能力  | 
 万吨  | 
 3164  | 
| 
 其中:沿海港口吞吐能力  | 
 万吨  | 
 2733  | 
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101项重大新开工项目中,田阳至德保铁路、柳钢冷轧板带、来宾铝板带及原铝配套、靖西铝配套加工、扶绥东亚糖业精炼糖等96个项目实现开工。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二期累计完成投资30亿元。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项目18类民心工程实现全部开工或部分子项目开工,广西体育中心主体育场正式动工,广西科技馆和广西民族博物馆建设顺利推进。大石山区五县基础设施大会战完成投资13亿元。南宁至百色高速公路、龙滩水电站三台机组、钦州和贵港火电厂、华银氧化铝等69个续建项目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7.87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125.91亿元,增长19.3%;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771.96亿元,增长17.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109.01亿元,增长6.9%;集体经济实现零售额62.54亿元,增长14.2%;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188.51亿元,增长18.8%;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1212.49亿元,增长18.9%;联营经济实现零售额3.14亿元,增长43.4%;股份制经济实现零售额232.89亿元,增长21.7%;外商投资经济实现零售额20.96亿元,增长48.4%;港澳台投资经济实现零售额7.93亿元,增长172.3%;其他经济实现零售额60.4亿元,增长9.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640.28亿元,增长18.9%;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28.24亿元,增长18.7%。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中,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122.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5%;通讯器材类零售额6.78亿元,下降8.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30.81亿元,增长17.5%;汽车类零售额100.35亿元,增长19.2%。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7.8%,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8.7%,家具类零售额增长4.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下降9.9%,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14.6%,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36.4%,服装类零售额增长23.3%,化妆品类零售额增长19.8%,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29.4%。
 
六、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 92.78亿美元,增长39.1%。其中,出口51.13亿美元,增长42.3%;进口41.65亿美元,增长35.4%。实现贸易顺差9.49亿美元。从出口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出口14.36亿美元,增长29.0%;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0.95亿美元,增长34.7%;其他企业出口23.48亿美元,增长59.4%。
表8   2007年进出口总额及其主要分类情况
        单位:亿美元
| 
 指    标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进出口总额  | 
 92.78  | 
 39.1  | 
| 
 #一般贸易  | 
 65.07  | 
 39.5  | 
| 
 #出口额  | 
 51.13  | 
 42.3  | 
| 
 #一般贸易  | 
 65.07  | 
 39.5  | 
| 
     来料加工  | 
 2.81  | 
 -12.7  | 
| 
 进料加工  | 
 6.77  | 
 29.4  | 
| 
 边境小额贸易  | 
 15.04  | 
 43.1  | 
| 
 #进口额  | 
 41.65  | 
 35.4  | 
 
表9   2007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美元
| 
 国家和地区  | 
 出口额  | 
 比上年增长%  | 
 进口额  | 
 比上年增长%  | 
| 
 亚洲  | 
 31.79  | 
 47.8  | 
 20.81  | 
 42.2  | 
| 
   #东盟  | 
 17.34  | 
 76.1  | 
 11.74  | 
 39.4  | 
| 
   #越南  | 
 14.23  | 
 89.9  | 
 9.53  | 
 32.8  | 
| 
   #香港  | 
 4.18  | 
 10.4  | 
 0.52  | 
 29.2  | 
| 
 日本  | 
 3.79  | 
 15.3  | 
 2.22  | 
 8.7  | 
| 
    韩国  | 
 1.24  | 
 18.2  | 
 1.34  | 
 29.7  | 
| 
 非洲  | 
 2.00  | 
 49.7  | 
 1.11  | 
 68.1  | 
| 
 欧洲  | 
 8.42  | 
 29.3  | 
 4.04  | 
 9.5  | 
| 
 #欧盟  | 
 7.30  | 
 20.3  | 
 2.83  | 
 -1.9  | 
| 
 拉丁美洲  | 
 1.72  | 
 51.7  | 
 9.22  | 
 40.7  | 
| 
 北美洲  | 
 5.94  | 
 37.6  | 
 2.83  | 
 50.7  | 
| 
   #美国  | 
 5.51  | 
 35.7  | 
 2.35  | 
 32.5  | 
| 
 大洋洲  | 
 1.24  | 
 12.9  | 
 3.61  | 
 9.1  | 
全年区外境内到位资金1072亿元,比上年增长74.3%。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6.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9%。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1.2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6.7%。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加值30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2.0%。
表10   2007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 
 指    标  | 
 单    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货物运输总量  | 
 万    吨  | 
 50152.4  | 
 13.0  | 
| 
 铁路  | 
 万    吨  | 
 10503.5  | 
 12.2  | 
| 
 公路  | 
 万    吨  | 
 32920.0  | 
 11.7  | 
| 
 水运  | 
 万    吨  | 
 6722.0  | 
 21.2  | 
| 
 民航  | 
 万    吨  | 
 6.9  | 
 23.2  | 
| 
   货物运输周转量  | 
 亿吨公里  | 
 1516.55  | 
 14.3  | 
| 
 铁路  | 
 亿吨公里  | 
 928.94  | 
 10.0  | 
| 
 公路  | 
 亿吨公里  | 
 302.23  | 
 9.6  | 
| 
 水运  | 
 亿吨公里  | 
 285.34  | 
 38.5  | 
表11  2007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 
 指    标  | 
 单    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旅客运输总量  | 
 万    人  | 
 61716.4  | 
 9.8  | 
| 
 铁路  | 
 万    人  | 
 2578.9  | 
 9.7  | 
| 
 公路  | 
 万    人  | 
 57213.0  | 
 9.7  | 
| 
 水运  | 
 万    人  | 
 1119.0  | 
 9.4  | 
| 
 民航  | 
 万    人  | 
 805.5  | 
 22.8  | 
| 
 旅客运输周转量  | 
 亿人公里  | 
 714.27  | 
 11.3  | 
| 
 铁路  | 
 亿人公里  | 
 174.05  | 
 15.6  | 
| 
 公路  | 
 亿人公里  | 
 536.93  | 
 10.0  | 
| 
 水运  | 
 亿人公里  | 
 3.29  | 
 9.1  | 
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3亿吨,比上年增长30.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0.5亿吨,增长42.1%。
  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83.0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8.9%,其中轿车6.53万辆,增长34.9%。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49.38万辆,增长25.3%。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79.47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5.75亿元,增长14.8%;电信业务总量463.71亿元,增长24.6%。全年局用交换机(含接入网设备)总容量398.86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892.06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538.09万户;农村电话用户353.97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68.87万户,年末达到1370.94万户。年末固定和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2263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44.65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18部/百人。
全年接待过夜境外旅游者人数205.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4 %。国际旅游收入41.85亿元,增长33.3%。全年国内旅游者人数8549.73万人次,增长15.5%。国内旅游收入402.03亿元,增长20.4%。国际和国内旅游总收入443.88亿元,增长23.3%。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全年金融业增加值127.28亿元,比上年增长10.6%。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749.94亿元,比年初增长15.7%;年末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287.79亿元,比年初增长19.3%。
表12   2007年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 
 指    标  | 
 绝对数  | 
 比年初增长%  | 
| 
 各项存款余额  | 
 5749.94  | 
 15.7  | 
| 
 #企业存款  | 
 1439.21  | 
 19.5  | 
| 
 居民储蓄存款  | 
 3185.28  | 
 8.1  | 
| 
 各项贷款余额  | 
 4287.79  | 
 19.3  | 
| 
 #短期贷款  | 
 1411.33  | 
 13.6  | 
| 
     #工业贷款  | 
 460.01  | 
 13.4  | 
| 
     农业贷款  | 
 373.94  | 
 10.9  | 
| 
     个人短期消费贷款  | 
 9.83  | 
 37.7  | 
| 
 中长期贷款  | 
 2816.82  | 
 24.7  | 

年末上市公司(A、B股)数量达到24家,市价总值1324.1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6.9 %。
全年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99.99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34.82亿元,增长33.3%;寿险业务保费收入56.21亿元,增长22.2%;健康险和意外险业务保费收入8.97亿元,增长6.1%。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36.34亿元,增长45.4%。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14.6亿元,增长27.2%;寿险业务给付支出18.67亿元,增长75.3%;健康险和意外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3.07亿元,增长7.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5.31万人,在校生43.44万人,毕业生10.32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6.65万人,在校生75.47万人,毕业生22.31万人。普通初中招生76.07万人,在校生222.08万人,毕业生74.13万人。普通小学招生75.62万人,在校生452.48万人,毕业生77.95万人。全区所有县(市、区)通过国家“普九”验收,“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提前一年完成“两基”攻坚。635.67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
表13    2007年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单位:万人
| 
 指    标  | 
 招生人数  | 
 在校生人数  | 
 毕业生人数  | 
| 
 研 究 生  | 
 0.55  | 
 1.51  | 
 0.36  | 
| 
 普通高等教育  | 
 15.31  | 
 43.44  | 
 10.32  | 
| 
 中等职业教育  | 
 23.70  | 
 54.06  | 
 11.48  | 
| 
 普通高中  | 
 26.65  | 
 75.47  | 
 22.31  | 
| 
 普通初中  | 
 76.07  | 
 222.08  | 
 74.13  | 
| 
 普通小学  | 
 75.62  | 
 452.48  | 
 77.95  | 
| 
 特殊教育  | 
 0.20  | 
 1.38  | 
 -  | 
| 
 学前教育  | 
 -  | 
 102.34  | 
 -  | 
年末全区城镇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8.0 万人,增长0.93%。自治区安排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969项,资助经费17006万元。其中,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15000万元;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专项经费1500万元;自治区主席科技资金500万元。取得省部级以上登记科技成果449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405项;软科学研究成果6项;基础理论成果42项。获广西科技进步奖项目145项,其中特别贡献奖2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47项,三等奖90项。专利申请量3480件,授权专利1907件。共签订技术合同319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9900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区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18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00个,文化馆100个,博物馆53个,各级各类档案馆139个。全区报纸出版量6.37亿份,比上年增长5.5%;期刊出版量0.54亿册,增长35%;图书出版量2.31亿册,增长22.1%。年末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4%,比上年末提高0.5个百分点;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0%,比上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
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10775所。其中医院459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04所,卫生监督机构106所,妇幼保健院(所、站)101所,乡镇卫生院126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96所,诊所(室)其他卫生机构等8442所。村卫生所(室)2.2万所。全区卫生人员 16.8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6万人,卫生人力总量达20.4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2万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5.9万人,注册护士4.9万人。全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床位总数达9.5万张,医院床位7.0万张,卫生院床位2.5万张。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县(市)88个,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2806.5万人,参合率77.37%。全区无甲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生;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155348例,报告发病率329.1967/10万,死亡1234人,报告死亡率2.6152/10万。
广西体育健儿在世界三大赛中获1枚金牌,1枚银牌。体育基础设施和群众运动场所增加,群众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各族人民体质不断提高。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总人口5002万人。年末常住人口476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71万人,出生率为14.19‰;死亡人口30万人,死亡率为5.99‰;自然增长率为8.20‰。
表14   2007年常住人口及其主要构成
    单位:万人
| 
 指    标  | 
 年末数  | 
 比重%  | 
| 
 全区常住人口  | 
 4768  | 
 100.0  | 
| 
 其中:城镇  | 
 1728  | 
 36.24  | 
| 
 乡村  | 
 3040  | 
 63.76  | 
| 
 其中:男性  | 
 2510  | 
 52.65  | 
| 
 女性  | 
 2258  | 
 47.35  | 
| 
 其中:0-14岁  | 
 1062  | 
 22.28  | 
| 
 15-64岁  | 
 3264  | 
 68.45  | 
| 
 65岁及以上  | 
 442  | 
 9.27  |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24元,比上年增长16.4%,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00元,增长23.2%,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6.1%。
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47.5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食品类支出1378.8元,增长15.3%;衣着类支出86.9元,增长8.8%;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112.2元,增长2.0%;医疗保健类支出149.0元,增长20.3%;交通和通讯类支出246.0元,增长2.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支出172.5元,下降13.0%;居住类支出554.1元,增长30.4%;杂项商品和服务类支出48.0元,增长15.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151.3元,增长20.0%。其中,食品类支出3398.1元,增长18.9%;衣着类支出656.7元,增长37.5%;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491.0元,增长36.2%;医疗保健类支出542.1元,增长35.2%;交通和通讯类支出932.9元,增长18.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支出1050.0元, 增长23.4%;居住类支出803.0元,下降2.9%;杂项商品和服务类支出277.4元,增长19.4%。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50.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7%。
表15    2002-2007年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
| 
 指    标  | 
 单位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7315.3  | 
 7785.0  | 
 8177.5  | 
 8916.8  | 
 9898.8  | 
 12200  |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2012.6  | 
 2094.5  | 
 2305.2  | 
 2494.7  | 
 2770.5  | 
 3224  | 
|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  | 
 40.67  | 
 40.01  | 
 44.02  | 
 42.50  | 
 42.07  | 
 41.7  | 
|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  | 
 51.9  | 
 51.3  | 
 54.3  | 
 50.5  | 
 49.5  | 
 50.2  | 
年末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末减少11万人,农村低收入人口比上年末减少25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6.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2平方米,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0.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9平方米,增长3.04%。
年末全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325.4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75万人;失业保险223.75万人,增加1.45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39.31万人,增加37.3万人;工伤保险182.42万人,增加21.32万人;生育保险163.45万人,增加18.27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3.28万人。
全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8.78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83.14万人,比上年增加146.18万人。
年末全区社团单位8776个,民办非企业单位3735个。城镇建立社区服务中心104个。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360个。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10.06万张,收养各类人员8.17万人。直接接受社会捐赠款1060.5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灾毁耕地0.1001千公顷。生态退耕0.1383千公顷,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0.3217千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4.5938千公顷。当年净增加耕地0.5257千公顷。
全区平均气温21.2℃,比常年偏高0.8℃。全年平均降水量1332.2 毫米,比上年减少182.8 毫米。全年水资源总量 1246.88亿立方米,下降33.7%;人均水资源2493立方米,下降34.3 %。年末全区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82.5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31.4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 310.84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221.27亿立方米,下降1.0%;工业用水45.23亿立方米,下降2.8%;生活用水41.34亿立方米,增长1.5%。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528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9.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26立方米,下降22.6%。全区人均用水量621立方米,下降2.1%。
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 12.06 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14 万公顷。全区已获批准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1个。全区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7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个,比上年增加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41.9万公顷,下降1.1 %。全区森林面积1252.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 52.71 %。活立木蓄积量5.1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4.68亿立方米。森林生态功能等级达到中等以上的森林面积占75.06%。
初步测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0.61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1.18%。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1.153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3.24%。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源消耗2.61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7.98%。
全区21个设市城市及68个县城供水综合生产能力951万立方米/日,比上年增长3.3 %。污水集中处理能力103.85万立方米/日,污水集中处理率10%,提高1.58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32.5%,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燃气普及率80.6%,提高2.23个百分点。城市用水普及率88.7 %,提高1.3个百分点。城市道路长度8173公里,增长4.5%。人均拥有公共交通车辆5.98标台,增长7.2%;城市公园绿地面积8752公顷,增长3.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8.1%,提高0.15个百分点。人均道路面积11.5平方米,增长2.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7.43平方米,增长1.0 %。
在监测的14个城市中,有11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占监测城市数的78.6%;有3个城市为三级,占监测城市数的21.4%。
全年共发生森林火灾 737 起,比上年增加188 起。因森林火灾造成受害森林面积0.23 万公顷,增加69%。全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86亿元。全年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260 起,造成2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000万元。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3711人,比上年下降3.66%。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63人,下降21.2%;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 7.07 人,增长11.9%。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652 起,造成2926人死亡、9821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689.99万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4.64人,下降 0.89 %。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邮电业务总量完成额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
 4、电话普及率的计算含接入用户交换机的话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