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
2008/4/17 17:10:00
国家统计局 |
|
2007年,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699.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6.42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282.22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1030.56亿元,增长10.0%,其中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增加值166.85亿元,增长9.5%,房地产业增加值81.3亿元,增长7.1%。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省人均生产总值10335元,比上年增长11.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7:45.8:39.5调整为14.3:47.5:38.2,与上年相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下降0.4和1.3个百分点。
就业:年末全省就业人员为1414.7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96%。其中,城镇就业人员为382.73万人,增长2.9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4%,比上年末下降0.29个百分点。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19万人,增长24.19%。
物价: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5%,其中城市上涨5.2%,农村上涨6.3%。服务项目价格比上年上涨4.6%。其中,城市上涨5.0%,农村上涨3.8%。食品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居住类价格上涨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攀升的主要因素,特别是食品类在居民消费价格构成中权重较大,食品价格上涨始终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攀升的主要动力和原因。全省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7.1%。
表1 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指 标 |
全省 |
|
城市 |
农村 |
居民消费价格 |
5.5 |
5.2 |
6.3 |
食品 |
12.1 |
11.5 |
13.7 |
#粮食 |
6.8 |
6.0 |
8.2 |
烟酒及用品 |
1.8 |
1.3 |
2.6 |
衣着 |
-1.5 |
-3.2 |
1.7 |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
2.9 |
3.1 |
2.1 |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
7.0 |
8.8 |
3.5 |
交通和通信 |
-1.3 |
-2.9 |
2.7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0.3 |
-0.1 |
-0.3 |
居住 |
7.0 |
6.8 |
7.2 |
全年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8%,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1.4%。
表2 2007年生产价格比上年上涨(%)
指 标 |
2007年 |
工业品出厂价格 |
5.5 |
石油加工、冶炼及核燃料加工业 |
5.4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22.2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6.6 |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 |
4.3 |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 |
2.8 |
农产品生产价格 |
11.4 |
谷物 |
7.9 |
棉花 |
3.8 |
油料 |
15.2 |
畜产品 |
14.7 |
二、农业
|
【大 中 小】
【发表评论】
【打印】【关闭】
|
|
|
粮食种植面积为268.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39%;棉花种植面积7.93万公顷,增长4.27%;油料种植面积30.52万公顷,下降6.07%;糖料种植面积0.59万公顷,增长16.18%;蔬菜种植面积34.7万公顷,增长9.29%。
年末大牲畜存栏642.5万头,比上年增长2.1%;羊存栏1646.65万只,增长4.66%。年末牛、羊出栏分别为152.31万头和977.38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9.42%和7.59%。猪存、出栏分别为674.93万头和775.2万头,分别下降4.75%和4.24%。
全年肉类总产量92.50万吨,比上年下降0.76%,其中牛肉、羊肉分别增长9.25%和6.65%。牛奶产量34.69万吨,下降3.38%;绵羊毛产量2.24万吨,增长2.89%。全年水产品产量1.78万吨,比上年增长8.05%。
主要经济作物中,棉花、药材和甜菜增产,油料和烤烟减产。棉花产量12.94万吨,比上年增长1.50%;药材产量40.89万吨,增长10.04%;甜菜产量27.80万吨,增长46.19%。油料产量46.36万吨,比上年下降5.37%;烤烟产量0.80万吨,下降77.95%。蔬菜产量999.92万吨,增长7.07%。
表3 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824.43 |
2.03 |
油料 |
46.36 |
-5.37 |
# 油菜籽 |
24.58 |
-7.94 |
棉花 |
12.94 |
1.50 |
甜菜 |
27.80 |
46.19 |
烤烟 |
0.80 |
-77.95 |
药材 |
40.89 |
10.04 |
水果 |
228.10 |
11.22 |
蔬菜 |
999.92 |
7.07 |
肉类 |
92.50 |
-0.76 |
# 牛肉 |
15.66 |
9.25 |
羊肉 |
15.32 |
6.65 |
牛奶 |
34.69 |
-3.38 |
绵羊毛 |
2.24 |
2.89 |
水产品 |
1.78 |
8.05 |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93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71万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91万平方公里。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全省完成工业增加值1066.74亿元,比上年增长16.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56.68亿元,比上年增长17.0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62.30亿元,增长16.9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7.57%,比上年下降0.21个百分点。
|
规模以上工业中,中央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72.41亿元,比上年增长13.70%;省属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32.18亿元,增长22.26%;省以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52.09亿元,增长16.27%。集体企业完成40.86亿元,增长11.31%;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完成23.81亿元,增长19.13%;股份制企业完成480.34亿元,增长16.80%。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19.68亿元,增长14.42%;重工业完成增加值837.0亿元,增长17.47%。
全年发电量618.85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6.35%;原煤3949.34万吨,增长3.31%;原油351.67万吨,增长5.81%;原油加工量1426.16万吨,增长8.77%。粗钢产量602.80万吨,增长10.54%;钢材597.89万吨,增长11.81%;水泥1540.21万吨,增长5.87%;十种有色金属142.76万吨,增长9.01%。
表4 200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卷烟 |
万箱 |
74.40 |
4.79 |
原煤 |
万吨 |
3949.34 |
3.31 |
原油 |
万吨 |
351.67 |
5.81 |
原油加工量 |
万吨 |
1426.16 |
8.77 |
发电量 |
亿千瓦小时 |
618.85 |
16.35 |
# 水电 |
亿千瓦小时 |
189.08 |
9.45 |
粗钢 |
万吨 |
602.80 |
10.54 |
钢材 |
万吨 |
597.89 |
11.81 |
十种有色金属 |
万吨 |
142.76 |
9.01 |
# 铝 |
万吨 |
74.27 |
16.48 |
镍 |
万吨 |
10.61 |
4.84 |
铜 |
万吨 |
31.78 |
12.74 |
铅 |
万吨 |
2.86 |
-44.25 |
锌 |
万吨 |
23.23 |
0.78 |
水泥 |
万吨 |
1540.21 |
5.87 |
硫酸 |
万吨 |
185.34 |
22.23 |
纯碱 |
万吨 |
20.53 |
8.22 |
烧碱 |
万吨 |
8.47 |
13.08 |
乙烯 |
万吨 |
68.17 |
183.92 |
化肥(折100%) |
万吨 |
99.50 |
16.66 |
集成电路 |
亿块 |
47.58 |
24.35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21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倍。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204.33亿元,增长1.36倍。规模以上工业中,集体企业实现利润5.80亿元,增长33.03%;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35.19亿元,增长1.19倍;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实现利润4.78亿元,增长8.56倍。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51.60亿元,比上年下降32.2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50.06亿元,下降31.05%。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05.54%,比上年提高43.16个百分点。
石化、有色、电力、冶金、食品和机械等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9.40%。其中,石化工业完成增加值27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11%;有色工业完成增加值225.88亿元,增长13.84%;电力工业完成增加值124.83亿元,增长20.19%;冶金工业完成增加值92.89亿元,增长30.91%。
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9.48亿元,比上年增长15.93%;实现利润7.87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倍。
表5 2007年重点支柱行业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亿元、%
支柱行业 |
工业增加值 |
利润总额 |
绝对数 |
增长速度 |
所占比重 |
绝对数 |
所占比重 |
全省总计 |
956.68 |
17.06 |
100.00 |
217.79 |
100.00 |
石化工业 |
271.00 |
13.11 |
28.33 |
30.96 |
14.22 |
有色工业 |
225.88 |
13.84 |
23.61 |
119.61 |
54.92 |
电力工业 |
124.83 |
20.19 |
13.05 |
19.33 |
8.88 |
冶金工业 |
92.89 |
30.91 |
9.71 |
18.20 |
8.36 |
食品工业 |
75.29 |
20.83 |
7.87 |
6.98 |
3.20 |
机械工业 |
65.36 |
20.81 |
6.83 |
6.74 |
3.09 |
建筑业: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15.48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全省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80亿元,增长10.54%。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10.38亿元,比上年增长27.86%。
按城乡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77.46亿元,比上年增长27.1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2.92亿元,增长34.33%。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投资736.24亿元,增长15.0%。
|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7.49亿元,比上年增长21.9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70.74亿元,增长36.22%,其中完成工业投资490.36亿元,增长32.6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69.23亿元,增长19.53%。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采矿业投资57.15亿元,比上年增长48.38%;制造业投资249.48亿元,增长17.3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83.72亿元,增长54.9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114.85亿元,下降15.36%。
表6 2007年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行 业 |
投资额 |
比上年增长(%) |
农、林、牧、渔业 |
37.49 |
21.95 |
采矿业 |
57.15 |
48.38 |
制造业 |
249.48 |
17.35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83.72 |
54.97 |
建筑业 |
80.38 |
63.05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14.85 |
-15.36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16.90 |
14.09 |
批发和零售业 |
32.67 |
29.35 |
住宿和餐饮业 |
10.63 |
-0.48 |
金融业 |
1.31 |
-65.34 |
房地产业 |
26.06 |
117.40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5.24 |
-27.25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5.57 |
-5.34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74.62 |
56.19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3.65 |
23.63 |
教育 |
20.16 |
-17.67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12.28 |
19.56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0.38 |
70.39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100.83 |
40.83 |
房地产开发: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34.07亿元,比上年增长37.20%。其中住宅投资完成95.08亿元,增长32.44%。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房屋施工面积1854.11万平方米,增长16.59%;房屋竣工面积431.69万平方米,增长2.70%;商品房(含现房和期房)销售面积592.27万平方米,增长14.89%;商品房销售额129.67亿元,增长41.34%,其中期房销售额67.66亿元,增长77.15%。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164.79万平方米,下降26.04%。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全省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84.22亿元,比上年增长6.3%。
交通运输: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024.8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95%;旅客周转量348.93亿人公里,增长9.08%。
表7 2007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货运量 |
亿吨 |
2.95 |
6.77 |
铁 路 |
亿吨 |
0.41 |
13.51 |
公 路 |
亿吨 |
2.53 |
5.77 |
水 运 |
亿吨 |
0.01 |
-3.64 |
货物周转量 |
亿吨公里 |
1024.81 |
10.95 |
铁 路 |
亿吨公里 |
868.06 |
11.74 |
公 路 |
亿吨公里 |
156.48 |
6.75 |
水 运 |
亿吨公里 |
0.08 |
-0.52 |
航 空 |
亿吨公里 |
0.19 |
18.65 |
表8 2007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客运量 |
亿人 |
2.04 |
7.98 |
铁 路 |
亿人 |
0.16 |
11.70 |
公 路 |
亿人 |
1.85 |
7.74 |
水 运 |
亿人 |
0.02 |
0.41 |
航 空 |
亿人 |
0.01 |
16.60 |
旅客周转量 |
亿人公里 |
348.93 |
9.08 |
铁 路 |
亿人公里 |
213.54 |
9.35 |
公 路 |
亿人公里 |
120.93 |
6.76 |
水 运 |
亿人公里 |
0.23 |
1.96 |
航 空 |
亿人公里 |
14.23 |
28.15 |
至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53.23万辆,比上年增长13.62%。其中,轿车14.12万辆,增长28.80%;本年新注册汽车8.34万辆,增长68.04%。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28.75万辆,增长18.79%;私人轿车保有量7.08万辆,增长50.08%。
邮电通讯: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19.71亿元,比上年增长31.26%。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12.05亿元,增长33.07%;邮政业务总量7.66亿元,下降4.57%。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431.21万门,下降1.1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85.46万户,下降3.61%。其中城市394.40万户,下降8.72%;农村191.06万户,增长8.94%。本年减少固定电话用户22.0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686.40万户,本年新增141.03万户。电话普及率达48.60部/百人,每百人拥有电话比上年增加4.37部。
旅游:全年国内旅游人数2389.9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1.83%;国内旅游收入110.64亿元,增长47.15%。全年境外入境33.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20%。其中,外国人23.39万人次,增长26.70%;港澳台同胞9.73万人次,下降17.96%。全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7021.0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6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选编:白静
|
六、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3.3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5%。其中,市的零售额539.05亿元,增长16.43%;县的零售额132.51亿元,增长16.13%;县以下零售额161.76亿元,增长15.22%。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98.62亿元,增长10.79%;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73.33亿元,增长17.0%;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36.73亿元,增长17.83%。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9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7.59%。其中,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89.75亿元,增长9.98%;汽车类零售额30.25亿元,增长26.69%;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19.22亿元,增长37.29%;服装类零售额10.56亿元,增长35.6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9.84亿元,增长36.33%;日用品类零售额3.73亿元,增长22.17%;金银珠宝类零售额3.52亿元,增长40.43%;通讯器材类零售额2.38亿元,下降8.64%;化妆品类零售额1.89亿元,增长20.54%。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全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为54.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69%。其中,出口总值为16.59亿美元,增长9.93%;进口总值为38.37亿美元,增长65.69%。一般贸易出口14.78亿美元,增长33.87%;加工贸易出口1.77亿美元,下降56.29%。机电产品出口2.41亿美元,增长16.8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0.22亿美元,增长2.98%。
|
表9 2007年进出口贸易分类情况
单位:亿美元
指标 |
2007年 |
比上年增长(%) |
海关进出口总额 |
54.96 |
43.69 |
出口 |
16.59 |
9.93 |
#一般贸易出口 |
14.78 |
33.87 |
加工贸易出口 |
1.77 |
-56.29 |
#机电产品出口 |
2.41 |
16.89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
0.22 |
2.98 |
#韩国 |
3.48 |
-29.14 |
美国 |
2.55 |
2.55 |
意大利 |
1.64 |
230.36 |
台湾 |
1.08 |
20.06 |
日本 |
0.96 |
-7.64 |
进口 |
38.37 |
65.69 |
#一般贸易进口 |
36.91 |
83.70 |
加工贸易进口 |
1.34 |
-54.54 |
#机电产品进口 |
1.60 |
-30.03 |
#高新技术产品进口 |
0.32 |
-38.62 |
#澳大利亚 |
14.73 |
66.38 |
智利 |
4.91 |
51.91 |
哈萨克斯坦 |
3.21 |
93.64 |
蒙古 |
3.04 |
151.74 |
西班牙 |
1.84 |
79.58 |
利用外资: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35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倍。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2.42亿美元,增长1.40倍;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1.06亿美元,增长96.3%。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财政:全年全省大口径财政收入为391.56亿元,比上年增长32.74%。全省一般预算收入为190.60亿元,增长34.97%。其中,增值税40.36亿元,增长28.52%;营业税43.40亿元,增长16.46%;企业所得税17.77亿元,增长66.24%;个人所得税7.15亿元,增长23.55%。财政支出累计实现675.1亿元,增长27.7%。
金融: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764.9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68%。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747.11亿元,增长12.97%。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125.36亿元,增长15.7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15.24亿元,增长4.92%。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448.1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86%。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03.63亿元,增长13.80%。
表10 2007年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
单位:亿元
指标 |
年末数 |
比上年末增长(%) |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
3764.95 |
12.68 |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
3747.11 |
12.97 |
#企业存款 |
1125.36 |
15.78 |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
1915.24 |
4.92 |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
2448.16 |
14.86 |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
2403.63 |
13.80 |
#短期贷款 |
1046.68 |
11.52 |
中长期贷款 |
1248.80 |
19.31 |
#农村信用社贷款 |
344.18 |
19.41 |
#消费贷款 |
111.41 |
21.68 |
#个人住房贷款 |
72.98 |
13.96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选编:白静
|
证券:年末全省共有境内股票上市公司20家,比上年增加1家。年末股票市价总值为1069.8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6倍。发行、配售股票筹集资金22.80亿元,增长56.70%。
保险:全年保费收入70.36亿元,比上年增长23.74%。其中,财产险收入18.78亿元,增长23.73%;寿险收入46.36亿元,增长25.05%;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5.22亿元,增长13.24%。全年赔付额28.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倍。其中,财产险赔款11.37亿元,增长32.66%;寿险给付15.26亿元,增长2.90倍;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2.09亿元,增长19.91%。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认定国家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6家,比上年增加1家。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748项,比上年增加44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30项,应用技术成果666项,软科学成果52项。全年获得奖励180项。受理专利申请1608件,授权专利1025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908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6.21亿元,增长22.19%。
教育:全省研究生教育招生0.71万人,增长5.97%,在学研究生2.0万人,增长10.50%;普通高等教育招生9.86万人,比上年增长9.07%,在校学生29.60万人,增长12.25%;普通高中招生20.48万人,下降1.21%;初中学校招生47.38万人,下降6.07%;普通小学招生43.57万人,下降9.55%;特殊教育招生0.16万人,在校学生1.16万人。
表11 2007年各类教育招生和在校生情况
单位:万人
指标 |
招生数 |
在校生数 |
毕业生数 |
绝对数 |
比上年±% |
绝对数 |
比上年±% |
绝对数 |
比上年±% |
普通高等教育 |
9.86 |
9.07 |
29.60 |
12.25 |
6.33 |
10.28 |
普通高中 |
20.48 |
-1.21 |
61.39 |
1.72 |
17.93 |
9.13 |
初中学校 |
47.38 |
-6.07 |
142.27 |
-1.51 |
44.92 |
4.13 |
普通小学 |
43.57 |
-9.55 |
284.63 |
-4.63 |
47.87 |
-5.47 |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5个,文化馆101个,公共图书馆92个,博物馆73个,广播电台4座,电视台10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0座。档案馆10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79.60万卷(件)。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1.23%和91.50%,分别比上年提高0.53和0.4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184.28万户,增长3.54%。
卫生: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1213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72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99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7个。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65885张。全省共有卫生技术人员8491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4530人,注册护士23930人。全省共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06个,卫生技术人员3589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87个,比上年增加4个,卫生技术人员1427人。乡镇卫生院1345个,拥有床位15976张,卫生技术人员14612人。
体育:全年在国内外各类比赛中,我省运动员获各类奖牌16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2617.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9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26.76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31.59%,比重比上年提高0.50个百分点;乡村人口1790.40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68.41%,比重比上年下降0.50个百分点。按年龄分,0-14岁人口占21.33%,比重比上年下降0.96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占71.18%,比重提高0.82个百分点;65岁以上人口占7.49%,比重提高0.14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34.36万人,出生率为13.14‰,比上年上升0.28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7.39万人,死亡率为6.65‰,上升0.0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49‰,上升0.25个千分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选编:白静
|
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12.34元,比上年增长12.24%;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7875.78元,增长12.9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86%,比上年上升1.3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2328.92元,增长9.1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17.21元,增长8.7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6.80%,上升0.13个百分点。年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126.11万人,脱贫人口13.3万人;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278.07万人,解决低收入人口38.5万人。

社会保障:年末全省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08.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59%。其中,职工147.8万人,增长3.05%;离退休人员60.6万人,增长4.95%。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21.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3.10%。其中,职工159.9万人,增长10.94%;离退休人员61.6万人,增长19.10%。全省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62.8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44%。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98.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3.80%,其中参保农民工人数为9.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53.3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3.50%。全省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72.64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148.5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89.95%。
十二、环境、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
环境:全省满足地表水III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57.4%,比上年下降6.4个百分点;满足IV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70.2%,下降4.2个百分点;满足V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76.6%,下降2.1个百分点;超过V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23.4%,提高2.1个百分点。
全省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有5个,比上年增加3个;空气质量达到三级标准的城市有9个。全省有自然保护区57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
安全生产:全年全省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890人,比上年下降9.2%。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70人,下降23.9%。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10万人死亡人数为4.85人,下降7.4%。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1.53人,下降41.6%。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11.43人,下降19.1%。
自然灾害: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143.62万公顷,增长0.99%。其中成灾面积104.06万公顷,下降1.99%,八成至绝收21.83万公顷,增长26.84%。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48万元。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总值指标均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工业增加值含长庆油田甘肃境内部分。
4.表6分行业数据城镇项目中不包括房地产。
5.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将由有关部门进一步核实后于近期公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选编:白静
|